|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岩层在形态上向上拱起,可判断为背斜构造。因此地貌为背斜山。D正确。
【小题2】石芽、溶洞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可推断未知岩层为石灰岩。C正确。
考点: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常见岩石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小题1: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背斜山? ②向斜山? ③内力地貌? ④外力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N为变质作用
B.N发生在F之后
C.M的形成于②无关
D.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目前以内力作用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图中M为向斜山,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外力侵蚀地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N为岩浆的侵入作用;N发生在F之后,M的形成于②流水作用有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底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地震地区地壳运动状况的是( )
【小题2】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 )
①水循环 ②大气循环 ③地壳物质循环④生物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日本的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大洋板块俯冲向下,大陆板块抬升,诱发地震。所以符合的是A项。
【小题2】根据核辐射位于太平洋,扩散的途径:一是洋流等海水运动对外扩散;二是通过风对外扩散。所以正确的是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风成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新月丘的形态,可以判定风向
B.沙漠和岩漠的形成原因都相同,只是构成物质不同
C.风蚀作用又称风化作用
D.沙丘一定会出现在海岸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沙丘的缓坡与陡坡能反映风向。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甲处的地貌名称为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2)若该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可能埋藏于图中 (甲、乙)处;
(3)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 。
(4)形成乙处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5)图2为图1中某一地区的地貌景观,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A、B两地中的 地。
参考答案:(1)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遭受侵蚀
(2) 丁 (3)水汽输送 (4)流水侵蚀 (5)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