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①流量较大 ②汛期长 ③有结冰期 ④有断流现象 ⑤河流稀少 ⑥含沙量小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形剖面图能够示意地势的起伏状况和走向。据图可知:过M点(118°E,26°N)沿垂直的两个方向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①地在M地的东北,②地在M地的西北,则①②连线走向为山脉走向,即该山脉走向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所以本题C。
【小题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据M点(118°E,26°N)的经纬度可知:该山脉大体位于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M地附近河流流量较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无断流现象,河流众多,含沙量小,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完成问题。
1.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2.关于②与④附近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3.P洋流流经地区沿岸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A.南太平洋
B.北大西洋
C.南印度洋
D.北太平洋
E.②附近海域珊瑚礁广布
F.④附近海域形成著名的渔场
G.两海域都存在有水平补偿流
H.两海域都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部
I.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G.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分布。
1.根据①洋流的分布:西风漂流环绕全球判断:图示为南半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则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90°E附近,位于南印度洋。
2.图示②表示西澳大利亚寒流,④厄加勒斯暖流,从成因上来看都属于补偿流。故选C项。
3.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图示P表示东澳大利亚暖流,受其影响,澳大利亚东岸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
A.棉花纺织
B.甘蔗制糖
C.葡萄酿造
D.大豆加工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正确理解题意,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就是降水最多的季节,注意图中曲线是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由图可知5、6、7、8月份,曲线基本呈水平直线,说明这四个月降水稀少,降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该地位于北半球,此季节是夏季,即夏季高温少雨;图中10、11、12、1、2月,曲线斜率大,说明降水多,即冬季多雨,故选项D正确。
【小题2】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多雨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结合世界不同区域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可知,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农作物有油橄榄、葡萄、无花果等,所以可发展葡萄酿造工业,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2: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 区域 | 甲:江汉平原 | 乙:宁夏平原 |
| 自然带类型 | ? | 草原、荒漠过渡带 |
| 主要粮食作物 | ? | 小麦 |
|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 |

参考答案: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水稻 铁路沿线固沙植被的研究等(只要符合当地情况即可)
(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任答三点)。
(3)冬季气候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
(4)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本题解析:
(1)两地中甲为江汉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农作物为水稻;乙为宁夏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荒漠化明显,研究性学习针对当地情况,合理选择即可。
(2)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调节气候(对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影响),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能净化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作用。湖泊减小,湖泊变为陆地,气候大陆性增强,洪涝灾害多发,水体净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3)河流出现凌汛现象的原因是:有结冰期的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结冰和融冰期都有可能出现。该河段自南向北流,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因此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少,蒸发增强,地面变得干燥,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空气的湿度降低,降水减少,会加剧荒漠化。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