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小题3】对B城附近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汛期较长 B.含沙量较大 C.流速较快 D.结冰期较长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看,B地位于西欧。从气候上看,处于温带海洋与大陆性的过渡地带,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A错;降水较多,传统旱作农业不合适发展,B错;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D错;从图中信息看,该区域平原面积大,城市分布数量少,最适合的就是商品谷物农业,C对。答案选C。
【小题2】从图中信息看,B、Q两地的纬度和海拔高度接近,主要是经度位置不同,B、Q两地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所受得大气环流形式不同,导致气候差异明显。答案选B。
【小题3】B城附近河段处于西欧,从气候统计图看,降水期较长,河流的汛期也较长,A对;西欧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B错;该河段流经平原区,流速较慢,C错;从气候特征看,全年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D错。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两城市区域气候、农业和河流水文特征的特点对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完成12~14题。
小题1: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城市中,过程④在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A.上海
B.鹿特丹
C.孟买
D.开普敦
小题2:若该图为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E、F两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沿岸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B.②洋流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③洋流附近形成热带荒漠景观
D.④洋流属于风海流,是东亚和北美太平洋间最佳航线
小题3:当“拉尼娜”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过程④是水气输送,雨季越长,该过程持续时间越长;四地中,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鹿特丹雨季最长。所以选择B选项。
小题2:“E、F两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说明其位于赤道;若该图为太平洋环流示意图,则该大洋环流为南太平洋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箭头依次表示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①洋流沿岸地区形成大面积常绿阔叶林;②洋流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③洋流为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荒漠直逼海岸;最佳航线的选择与航向有关。所以选择C选项。
小题3: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由于热带太平洋海温西暖东冷的结构,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区对流活跃,容易造成夏季台风活动偏多,初夏生成台风和汛期影响我国的台风可能较为活跃,并有利于北上台风的活动。所以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 ]
A.塔里木河水蒸发?
B.南海海域特大暴雨
C.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D.鄱阳湖水汇入长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A、B两河流(我国)流量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A河径流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河径流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A河在我国____ ____地区最常见,河水靠_____ ___和____ ____补给。
B河在我国______ __地区最为常见,河水主要靠_____ ___补给。(5分)
(3)分别叙述A、B两河径流季节变化特点的成因。(6分)
参考答案:
(1)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流量较大;有一次汛期(夏汛),流量小,冬季有断流.
(2)东北;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西北内陆;冰雪融水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积雪,第二年春暖以后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7、8月份降水量丰富,河水上涨,形成夏汛 ; 西北内陆地区,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断流.
本题解析:
(1)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要描述出汛期和具体的季节多少状况。
(2)A河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夏季受雨水补给,形成夏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B河流量较小,冬季出现断流现象,受冰雪融水补给影响,夏季出现汛期,该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3)考查资源型省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科技、延长产业链等角度来分析该类省区经济发展的方向。
(4)从补给来源角度分析河流的季节变化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小题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太行山南段东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 月份,C对。该地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A错。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B错。该地位于半湿润区,D错。
小题2:两同属于一种气候,位置相邻,气候特征相同,所以不可能没有降雨,降雨量应该相差不多,A错。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但不会全部吸收,没有地表径流入水库,B错。降水下渗多,也一定有地表径流,不会没有入水库径流,C错。只能是人为因素,截断了水流,D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生态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