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2010年12月22日上午10时,宜万铁路通车仪式在湖北恩施火车站举行,随着恩施至宜昌东4806次列车徐徐开出车站,标志着我国地质条件最为复杂、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宜万线正式通车。这条被誉为中国“西南山区铁路艰险之大成者”的铁路,连接重庆万州与湖北宜昌,总投资225.7亿元,全长377公里,其桥隧比例高达74%,共有隧道159座,被业界称为“桥隧博物馆”。
材料二:
宜万铁路示意图
(1)宜万铁路经过的鄂西山区多喀斯特地貌,请简述喀斯特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万铁路被誉为中“西南山区铁路艰险之大成者”,宜万铁路的每公里造价是青铁路2倍,请分析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宜万铁路开通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喀斯特地貌区,因为石灰岩广布,所以易被流水侵蚀和溶蚀,多溶洞和地下暗河。所以工程建设时应该尽量避开喀斯特地貌区,比如公路、铁路和水库大坝的建设,避免造成坍塌。
(2)①青藏铁路是单线设计,而宜万铁路是复线设计。②与青藏铁路需克服的高寒缺氧、常年冻土、脆弱的生态环境三大难题不同,宜万铁路的修建难在复杂的地质条上,桥隧比例高达74%;而位于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地势相对平坦,多以路基为主。
(3)宜昌至万州铁路的通车运营,结束了长江流域沿江没有铁路贯通的历史,填补了陇海线和浙赣线之间700公里无横向铁路和鄂、渝、湘、黔边区无铁路的空白,为形成沪汉蓉快速通道、完善和优化我国铁路路网布局创造了条件,提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川渝地区东出外运能力,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三峡库区建设;对于加快消除城乡差距,造福沿线人民群众、增进沿线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回答1~2题。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四月、五月
B.四月
C.六月
D.十一月
E.缺乏分解者
F.缺少枯枝落叶
G.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H.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每年6月份中旬锋面雨带推移到长江流域。在准静止锋的影响下,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降水较多,引起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危害。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土流失带走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导致土壤肥力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年我国各省区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人·年)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1: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特点是( )
A.北多,南少
B.西南多,东北少
C.东多,西少
D.沿海多,内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