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特点。(5分)
(2)描述咸海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3)简析该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3分)
(4)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水草丰美的原因差异。(6分)
参考答案:(1)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插大,降水少;
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植被:植被稀少,以耐旱植被为主,多荒漠和草原
水文:河流较少,河流流量小,以内流河、内流湖为主
土壤: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少(5分)
(2)特点:湖泊面积不断减小。原因:本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沿河发展农业,大量饮水灌溉。(6分)
(3)过度垦殖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大量引水,河流水量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加剧河水污染。(答三点即得满分)(3分)
(4)甲地: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3分)?乙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有高山冰雪融水。(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自然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植被等要素分析,注意结合当地实际。(2)图示湖泊面积的变化可直接读图分析,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该湖泊的水源主要受河流水补给,并以蒸发损失,以此分析即可。(3)过度发展种植业主要从植被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种植业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导致盐碱化,大量用水导致河流水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和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化肥农药导致水污染等方面分析。(4)图示甲、乙两地均位于内陆地区,但位于河流沿岸,且结合地形从地形雨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世界区域地理的基本分析思维,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小题。(10分)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分)
(2)简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分)
(3)试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从工业、农业及公众等方面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3分)
(2)人口压力大;资源相对短缺;环境面临深刻的危机。(3分)
(3)发展循环经济(1分),集体发现为工业实施清洁生产(1分),推行生态农业(1分),公众要积极支持和参与(1分)
本题解析: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压力大;资源相对短缺;环境面临深刻的危机。
(3)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稳定战略。从工业、农业及公众等方面来看,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应发展循环经济,集体发现为工业实施清洁生产,推行生态农业,公众要积极支持和参与。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持续发展内涵、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据此回答第1—2题。
1、为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B.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C.逐步淘汰煤炭等高污染能源
D.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能效工业
2、对于普通老百姓,我们也可以过“低碳生活”。下列个人行为符合“低碳”标准的有
①出门多坐公交车,少打的;②多购买本地产品;
③少购买单独小份包装食品;④多购买带环境标志产品;
⑤旧衣服、旧书籍等收集起来赠给需要的人;⑥过简单生活,反对购买轿车等高档生活用品
[? ]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
C.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逐渐减小,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较大负面影响。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
考点: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城市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所处的气候区最可能是2.图中②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E.中心商务区
F.居民住宅区
G.科教文化区
H.重化工业区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气温曲线,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所以是亚热带气候,B、C错。根据图示的降水量,判断不可能是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大于800mm,所以图示区是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A对。B、C、D错。
2.根据城市功能区布局原则分析,中心商务区应布局在城市的中心,A错。中心商务区相邻的一般是居民住宅区,但是图示②所在区的冬夏气温均相对高于其它地区,考虑到工业生产放热多,导致区域气温较高,所以②最有可能是重化工业区。D对。居民住宅区,科教文化区不会是温度最高的区域,B、C错。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城市功能区布局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