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
A、我国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B、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C、许多街边小摊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D、居民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甲、乙两图及其中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2.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甲~山高水阔,常绿阔叶林茂密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
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乙~一种喀斯特地貌
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乙~水乡江南,丘陵广布
E.海陆位置不同
F.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G.海拔高度不同
H.人类活动不同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图中的“叶正稀”反映的是落叶林景观区,“一行飞”指的应是北雁南飞,没有常绿阔叶林,乙图也显示不出位于河口地带的景观特征,A错。甲图反映的是秋天叶落时节 的景象,不会有春寒料峭的感觉,乙图是桂林山水,“兴安水最清”说明水流清澈,水土流失少,B错。同样,甲图也不是春深时节,D错。甲图正好是秋季叶落,北雁南飞时节,乙图喀斯特地貌区,山明水秀,如诗如画,C对。
2.甲地区域特征反映的是气候变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因素,温带地区,秋季来临,叶落草枯,候鸟南迁。乙地区域特征反映的是地质作用,水文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质作用因素,在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喀斯特地区,以石灰岩为主,易被水溶蚀,形成独特的山水景观,所以B对。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人类活动都可能影响到区域的自然特征,但不是主要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所以A、C、D错。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及成因。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的鲜菜、活鱼当天早上运到香港,最好是选择
A.京九铁路
B.广州深圳高速公路
C.珠江水运
D.航空运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鲜菜、活鱼运量不大,但需要迅速销售,故高速公路运输最灵活机动。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2.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E.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F.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G.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H.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知:晴天热岛强度在12:00左右低于阴天,A错;阴天温度城市中心也比郊区高,存在热岛效应,B错;晴天上午8:00最高,应当是热岛强度最大时,C错;图中有明显有两个峰值,D对。
2.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C,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C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小。城市绿化越好,调节气候能力越强,城市中心温度不会太高,热岛效应越小,A错;上午8时左右正是上班高峰,出行人数多是人流、车流高峰期,释放热能多,B对;地势低洼空气流动弱,热量积累形成温差大,热岛强度会增大,C错;热岛强度受城市中心释放热量多少影响最大,D错。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应该注意各种运输方式的显著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灵活性、连续性等方面考虑。水运运输量最大,但速度慢;公路最机动灵活,但运量较小;飞机运速最快,但运价高;管道运输连续性好,但投资大,只能运输液体和气体。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