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甲 ,乙 。从地形上看,甲:为 ,乙处为 ;其形成原因是甲处 ,乙处 。
(2) 丙处是否适合建水库? ,简要说明其理由 。
(3) 图中字母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循环,其中a表示的环节是 ,d表示的环节是 。
(4) 能够完成图中b功能的是 ( )
A.我国的冬季风 B.我国的夏季风 C.干热的山谷风 D.未登陆的台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积存起来。
(5) 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是对图12中水循环 (填写字母)环节产生影响。
(6) 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的矛盾是
A.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参考答案:(1)向斜(1分) 背斜(1分) 山岭(1分) 谷地(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容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1分)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谷地(1分)
(2)丙处不适合建水库。(1分)此处是断层,为地质构造不稳定区,会对水库大坝构成威胁,并且丙处在断层线的部位,地下水容易从断层线下渗。(1分)
(3)海陆间(1分) 蒸发(1分) 地表径流(1分)
(4)B(1分) (5)d(1分) (6)B(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水循环。(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从地形上看,甲处中间高,周围低,判断为山岭;而乙处中间低周围高,判断为山谷;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理由。(2)图示丙处为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地壳运动较活跃,故不易建水库。(3)图示水循环联系海洋和陆地,故判断为海陆间循环。图示a环节为海洋水汽蒸发;d为陆地的地表径流。(4)图示b为水汽输送,把海洋水汽从海洋上空带到陆地上空,故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符合。(5)对雨水的拦截属于影响地表径流环节。(6)拦截和利用雨水,改变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8分)下图中等高线的高程为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图示范围内建一个水库,大坝拟建高度151m(海拔),并获得尽可能大的库容量,估算由于水库蓄水至少需要迁移多少居民? 。
(2)估算a山顶与图中最东部的城镇的高差范围在 之间,a山顶的东坡比西坡的坡度 (陡或缓)。
(3)图中C处地貌称做 。
(4)当地有关部门计划在a、b两山顶之间利用山地电缆车相通,电缆车速度是每分钟400米,则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约需要 分钟。
(5)该区域的西南部属于 地形,判断的理由: 。
参考答案:(8分)
(1)3200
(2)300—400之间,缓。
(3)冲积扇。
(4)约37(38);
(5)丘陵,相对高度较小,坡度较小(缓)。
本题解析:
(1)图示等高距为50米。大坝拟建高度151m,水库大坝适合修建在峡谷处,即图中C处向上一点的位置为峡谷,水库淹没区域内有500人的居民区2个,2000人的居民区1个,200人的居民区1个,建水库需迁移3200人。
(2)a山顶的海拔约为350-400米,东部的城镇在沿海,海拔0-50米,a山顶与图中最东部的城镇的高差范围在350-400米。a山顶的东坡等高线更稀疏,比西坡的坡度要缓。
(3)图中C点西部河流峡谷处,等高线密集, C处海拔50-100米,等高线稀疏,是河流流出峡谷后,在地势平坦的山前地带形成的冲积扇平原。
(4)a、b两山顶跨度相当于10´的纬距,纬距1°=111km,即a、b两山顶跨度=1110/60km,乘缆车的时间用两山顶水平跨度÷速度可得出。
(5)图示西南部海拔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应属于丘陵地形。
考点: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0年国庆假期期间,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重称号的泰山景区,迎来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雄伟的泰山给众多的游客留下了许多的感慨。据此回答26~27题。
小题1:五岳之中泰山以“雄”著称,从地质学的角度看,其理论依据是( )
A.泰山是广东省海拔最高的山脉
B.泰山是以石灰岩为主体的山脉
C.泰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中隆升形成的高大块状山地
D.泰山是地质历史上形成最早的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