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作用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干“温泉自洞顶流下,将山坡冲刷成阶梯状,平台处泉水蓄而成塘。”可知,该地区岩石易被侵蚀;石灰岩属于可溶性岩石,容易形成喀斯特地貌景观;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故选项C正确。
【小题2】该地景观是坚硬的岩石地形,故排除冰川作用、海浪作用;由题干可知棉花堡地质景观是温泉水将山坡冲刷而成阶梯状,因而是流水侵蚀或者溶蚀作用而形成的,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分)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200m,250m)(1分) 乙、丙、甲(1分) 该地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为谷地。(1分)
(2)6、8月降水多,7月份降水相对少。(1分)
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天较多。(1分)7月份受副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1分)8月份常受台风影响,多暴雨。(1分)
(3)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等因素的影响,(1分)丁所处河流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1分)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三角洲。(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海拔高度数值分析,A地海拔是100米,B地海拔在300-350米之间,所以相对高度为200m到250m之间。河流上游河谷窄深,下游河谷宽浅,所以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乙、丙、甲。根据剖面图分析,M地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所以易被流水侵蚀为谷地。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6、8月降水多,7月份降水相对少。主要是因为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天较多。7月份受副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8月份常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3)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说明河口处泥沙沉积增加,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三角洲,海岸线向海洋凸出。丁所处河流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是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考点:等高线图,河道剖面特征,区域降水量变化的原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0分)
(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简述该地地貌的成因。(8分)
(2)乙地地貌类型为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
(3)简述丙地地貌的形成原因。(6分)
(4)分析丁地区聚落分布集中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冲积扇(或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降低,河流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堆积。
(3)丙地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4)丁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交通便利等。
本题解析:
(1)甲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因而形成山岭。
(2)乙地位于山前,形态呈扇形,为冲积扇。
(3)丙地为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4)根据丁地区的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结合部,花岗岩石林地貌为其主要特色之一。据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小题2:该地质公园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明显的过渡性,表现为
A.森林和草原过渡
B.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过渡
C.水田和旱地过渡
D.平原和山地过渡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岩浆岩主要分两种一是喷出岩—玄武岩,二是侵入岩——花岗岩。此地貌的形成是由于火山的喷发,形成侵入岩—花岗岩,再在地壳的抬升,使得花岗岩外露,在外力作用下,不断的风化和侵蚀,形成独特的地貌。故选B。
小题2: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结合部,大致的位置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就干湿区说,(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就植被说,是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就农业说,是种植业和牧业的分界线,就地形说,是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既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也是非金属矿物的是( )
A.磁铁矿
B.赤铁矿
C.石英
D.方铅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矿物可以分为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两种。磁铁矿、赤铁矿、方铅矿是金属矿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少于非金属矿物石英,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