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通过岩层的走向来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在地貌上又是山地,因此属于背斜山。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地貌类型判断岩石类型的能力,石芽、溶洞等属于喀斯特地貌,未知岩层为石灰岩。
【小题3】该题考查植被类型的判断。该地区柑橘广泛分布,柑橘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因此乙地常见的植被类型应该是常绿阔叶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新华社电: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富士山等13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切关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岩石圈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小题2】日本大地震时,航行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该海域附近的轮船(不考虑风浪对船的影响)会感觉(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小题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由固态的岩石组成,不会是岩浆来源,B错。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也没有熔融状态的岩浆存在,A错。地震、火山活动是岩石圈中的岩层发生断裂、措动,不会涉及到地核部分。C错。软流层与岩石圈相接,岩石圈出现裂缝,导致软流层的熔融态的物质涌出,形成火山。所以岩浆可能来源于软流层,D对。
【小题2】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递。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所以在轮船上只能感到上下颠簸,不会感到左右摇晃。C对。A、B、D错。
【小题3】地壳是指莫霍面以上的岩石部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在陆地部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33千米。在大洋中,大洋地壳比较薄,平均约6千米。所以陆地上海拔越高的地方,地壳厚度也就越大,选项中海拔最高的是青藏高原,所以A对。B、C、D错。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地壳厚度。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8分)
(1)图中A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如我国的?;B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其上常有许多典型的谷地或盆地,如我国的?。
(2)D处属于地质构造中的?,地貌上形成?,成因是?。
(3)图中A、B、C、D四处属于储油构造的是?。
参考答案:
(1)地垒?华山西峰、峨眉山等?地堑?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等
(2)向斜?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容易断裂破碎,容易受侵蚀反而成为谷地。
(3)D
本题解析:
(1)根据地质构造图,可知A是断层中的地垒,B为地堑。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华山西峰、泰山、庐山等;地堑常形成谷底或盆地,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汾河谷地。
(2)据岩层的弯曲状况,C处岩层向下凹,为向斜;D处岩层向上拱,为背斜。从地形上看,C处为山地,D处为山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3)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 )
A.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聚变产生的热能
B.地球引力产生的重力能
C.日月引力产生的潮汐能
D.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而非聚变产生的热能,重力能和潮汐能属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