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华东部分地区遭受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 B.加剧了黄淮等地前期旱情和高温 C.台风在台湾台东登陆时风向为东南风 D.此季节我国雨带位于江淮地区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C正确。
【小题2】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华东部分地区受其影响遭受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A正确。大风和降水缓解了黄淮等地前期旱情和高温,B错。台风在台湾台东登陆时风向为西北风,C错。此季节我国雨带位于华北和东北地区,D错。
考点:该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南北美洲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后,回答问题。(12分)
资料: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下图中指向海洋的单箭头表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
(1)简述图中大陆西岸迎岸风的纬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受此影响,沿岸地区最典型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3分)
(2)图中甲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后将导致全球气候异常,试说出该现象的名称及简要成因。并就该现象对我国气候带来的影响做简要例举。(5分)
(3)图中乙、丙两地都有全球性的重要渔场,试比较说明两地渔场的成因。(4分)
参考答案:
(1)大陆西岸迎岸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至60°的纬度范围内;受此影响,沿岸主要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气温凉爽,冬季温和,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3分)
(2)厄尔尼诺现象(1分);成因是热带东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导致南赤道暖流减弱,南美太平洋沿岸涌升海水减少导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3分)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较弱,易导致我国北方夏季发生高温、干旱;而南方则易发生低温、洪涝;沿海地区的台风减少。(任答1点即可)(1分)
(3)图中乙处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1分)海水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翻到表层,促进了浮游生物生长,吸引鱼类(1分);而丙处则是表层海水受离岸风的影响,(1分)导致下层海水上涌,形成涌升流。(1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途中大陆西岸迎风岸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60°之间;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常年盛行西风,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多雨,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
(2)甲处海水温度正常年份较低,受沿岸寒流影响,但有一些年份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势力弱,导致甲处海水温度升高,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导致甲处海水温度升高,降水增多,则对岸地区,降水将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我国夏季风势力弱,北方夏季高温、干旱;南方地区低温、洪涝等。
(3)乙处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下层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丙处盛行离岸风,表层海水被吹走,导致下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饵料,形成渔场。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盛行风及渔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终年副高控制,炎热干燥的地区是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P
B.Q
C.R
D.S
E.T
F.Q
G.R
H.S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轮廓可以判断是澳大利亚地区,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副热带高压带分布在南回归线和30°S附近,所以P地终年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A对。Q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B错。R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季风影响,C错。S位于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D错。
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这是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图示四个地点,只有Q点是地中海气候,所以B对。T是热带草原气候,R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S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A、C、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四图为某区域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 )
A.①图中乙处盛行上升气流
B.同纬度地区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
C.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D.图①时刻北京吹偏南风
【小题2】图示时期,甲地天气的变化是( )
A.偏西风转偏东风
B.风向基本不变
C.风力不变
D.气温持续上升
【小题3】下图中符合该日保定日出物体日影(Y1)与日落物体日影(Y2)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在出现图中所示的时期,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可能分布在( )
A.巴西高原
B.澳大利亚西部高原
C.青藏高原
D.刚果盆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看同纬度地区陆地是高压,海洋是低压,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而陆地的高压主要是因为气温下降;同纬度地区陆地冬季是高压,海洋是低压;图①冬季时刻吹偏北风。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结合四图的等压线分布可画出四图中的风向,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可画出风向。四图中的风向变化不大。
【小题3】该日处于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保定(我国河北省)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那么日影朝向是日出西北,日落东北,第二幅图符合。
【小题4】北半球的冬季,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出现在南半球,应该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接近直射点,沙漠面积广大。
考点:风向;气候类型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是 ( )
①控制发达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
②将东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去发展
③加速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
④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途径。针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当积极较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将东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去发展并不能减轻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