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棉花纺织 B.甘蔗制糖 C.葡萄酿造 D.大豆加工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正确理解题意,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就是降水最多的季节,注意图中曲线是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由图可知5、6、7、8月份,曲线基本呈水平直线,说明这四个月降水稀少,降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该地位于北半球,此季节是夏季,即夏季高温少雨;图中10、11、12、1、2月,曲线斜率大,说明降水多,即冬季多雨,故选项D正确。
【小题2】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多雨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结合世界不同区域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可知,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农作物有油橄榄、葡萄、无花果等,所以可发展葡萄酿造工业,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分)
(2)N处的河流上不适合建大型水库的原因是 。(2分)
(3)图中①、②两处所形成的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1分)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 环节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3分)向斜(1分);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紧实,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2分)。
(2)(2分)N处为断层。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3)(1分)?
(4)(2分)夏(秋)季(1分),地表径流(1分)
本题解析:
(1)M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紧实,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N处断层发育,地质基础差,不能进行大型工程建设,以免诱发地质灾害。
(3)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1处为岩浆冷却形成的岩浆岩,2处为沉积岩。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此时水汽输送量最大。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改变地表径流空间分布。
考点: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和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汉江与淮河流域界线附近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流经灌溉区的河流总体是
A.流向东南
B.流向东北
C.流向西南
D.流向西北
【小题2】①②③④ 四地最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观察图可知,灌溉区分布于图示位置西南,说明西南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所以河流总体流向西南,故C正确。
【小题2】城市布局需要地势平坦,沿河分布,保证城市供水,结合水库中河流上下游和城市图,①处海拔高,位于河流上游,③处地势起伏大,均不宜建城市;②④位于河流下游且地势低平,是城市布局的优势区域,所以选D项。
考点:考查地理信息系统、河流流向和城市分布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小题1】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小题2】对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里海沿岸出现热带沙漠
B.伏尔加河水流缓慢,封冻时间长
C.区域内能源矿藏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D.区域内地势平坦,城市众多,经济发展水平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伏尔加河,其流域位于较高纬度,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属内流河,注入里海(世界最大湖泊),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促进里海水热平衡;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能给该流域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其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故选C项。
【小题2】里海沿岸是温带沙漠气候,该区域的能源丰富,但是重化工业不发达,城市少,经济水平据发展中水平。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由于纬度较高,河流的冰期较长。故选择B。
考点: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