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6-28 14:20:05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图1,回答3~4题。
 图1 江西省 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 小题1: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A.工业废水 B.工业废气 C.固体废弃物 D.没有
| 小题2: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的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 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 C.机动车增多 D.完善能源消费结构
2、综合题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下图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4分)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6分)
3、综合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为2013年夏季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根据我国的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可分为四类,第一类至第四类水质海域为水质合格海域,劣于第四类水质的海域为污染海域。
 分析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并推断我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严重的可能原因?
4、单选题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1.200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0—4岁人口 B.60岁及以上人口 C.城镇人口 D.15—59岁人口 E.人口向城市迁移呈上升趋势 F.我国目前劳动力严重短缺 G.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H.人口素质变化不明显
5、单选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凝结成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的天气现象;霾是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微尘。2013年,持续困扰全国多地的“雾霾天”,几乎成了全民热议的焦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雾霾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寒潮活动频繁 B.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C.多气旋活动,雨雪较多 D.近地面气温较高,大气不稳定
|
小题2:治理雾霾天气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②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③加大环保执法力度?④在大城市禁止新增机动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