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8 14:20:05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城市垃圾也称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它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丢弃的家庭生活垃圾(如废纸、旧衣服、饮料瓶、荧光灯管等)与人们吃喝有关的厨房有机垃圾及公共场所垃圾、环卫部门道路清扫物及部分建筑垃圾的总称。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主要以填埋、焚烧和露天临时堆放为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几种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焚烧占地较少,焚烧后可最大限度减少垃圾体积,焚烧产生的热能还可发电,是一种安全无污染的处理方式 B.填埋处理成本低,但占地多,且污染地下水 C.城市垃圾露天堆放,会滋生蚊蝇,传播疾病 D.有机垃圾堆肥可作为农业的有机肥,但垃圾在腐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并产生甲烷等气体,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和全球变暖
| 小题2:解决城市垃圾问题,需要每位城市居民的参与,规范个人行为。下面有关行为正确的是 A.进行垃圾分类,家庭垃圾可分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电池含有较多的金属,可归为金属类 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可减少清洗餐具的用水量,并减少水污染 C.经处理后的餐厨废油(俗称地沟油)可重新食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D.节约粮食,不浪费食物,节约用纸,打印用纸双面使用,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垃圾产生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地区人口文化的特点是 ①早婚之风盛行?②多育多子?③人口出生率高 ④婚姻关系不够稳定?⑤妇女的生育年龄小,生育时间延长2.上图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E.“高—高—低”模式 F.“高—低—高”模式 G.“低—低—低”模式 H.以上皆错
3、综合题 环境保护(1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月11日开始,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下图为此时段我国大气中度污染及以上城市分布示意图。
 (1)与南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北方雾霾重、酸雨少?(4分) (2)从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出减少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举措。(6分)
4、单选题 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是 A.遗传种类 B.物种数量 C.生态种类 D.生物数量
5、单选题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确定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据此完成29—30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 B.陆地面积增加 C.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D.臭氧空洞扩大
|
小题2:为达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植树造林?②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
③大量发展火电?④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