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8 14:20:05 【

1、单选题  读图1,回答3~4题。

图1 江西省 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
小题1: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A.工业废水
B.工业废气
C.固体废弃物
D.没有

小题2: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的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
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
C.机动车增多
D.完善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21世纪均有上升。
小题2: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工厂增多均可导致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完善能源消费结构应该改善大气质量,不可能使工业废气排放量迅速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下图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4分)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6分)


参考答案:(1)河流流量越大,污染程度越轻;河流流量越少,污染程度越重(或答河流流量与污染程度呈负相关)(4分)
(2)施行清洁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排放,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关停并转;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对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答出三点,每个要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为2013年夏季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根据我国的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可分为四类,第一类至第四类水质海域为水质合格海域,劣于第四类水质的海域为污染海域。

分析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并推断我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严重的可能原因?


参考答案:
环境现状:我国管辖海域95%以上都属于第一类水质海域(或者我国管辖海域绝大部分都属于第一类水质海域),所以我国海洋环境总体较好;局部海域污染严重,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珠江口、江苏盐城、杭州湾的部分近岸海域。(共4分,每点2分,得满4分为止)
原因:陆源污染物的排放(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生活污水的排放;工农业发达,生产污水的排放);海上石油资源的开采;有些海域为半封闭的海域,水体流动较慢,自净能力较低;近海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共6分,每点2分,得满6分为止)


本题解析:
读图,根据图例分析,我国管辖海域95%以上都属于第一类水质海域,即我国管辖海域绝大部分都属于第一类水质海域,所以我国海洋环境总体较好。但是海洋局部海域污染严重,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如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等。以及长江口、珠江口、江苏盐城、杭州湾的部分近岸海域。
这些海域的污染,主要包括陆源污染物的排放。这些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生活污水的排放多。这些地区工农业发达,生产污水的排放量大,超过了海域的自净能力。其次是海上石油资源的开采带来的污染。有些海域为半封闭的海域,水体流动较慢,自净能力较低。第三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近海旅游业的发展,给近岸地区海洋带来的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1.200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0—4岁人口
B.60岁及以上人口
C.城镇人口
D.15—59岁人口
E.人口向城市迁移呈上升趋势
F.我国目前劳动力严重短缺
G.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H.人口素质变化不明显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2000年至2010年,在人口总数增加的前提下,0-4岁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城镇人口、15-59岁人口增长的百分点分别为-6.92%、2.93%、10.4%、3.36%。注意表中的城市化水平即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所以,城镇人口数量增加的最多。
2.从上题分析可以得出A项正确。15-59岁人口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3.36个百分点,所以B项错误。从表中数据无法得出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这一信息,所以C项错误。受大学教育人数明显在增长,所以D项错误。
考点:中国人口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凝结成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的天气现象;霾是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微尘。2013年,持续困扰全国多地的“雾霾天”,几乎成了全民热议的焦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雾霾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寒潮活动频繁
B.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C.多气旋活动,雨雪较多
D.近地面气温较高,大气不稳定

小题2:治理雾霾天气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②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③加大环保执法力度?④在大城市禁止新增机动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冬季寒潮活动频繁,是大雾天气多的原因,但不是霾形成的原因,A错。霾是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增加了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导致雾霾天气多发,B对。我国冬季多冷空气活动,很少有气旋活动,雨雪较少,C错。近地面气温较高,大气不稳定,不利于有雾霾天气形成,D错。
小题2:治理雾霾天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悬浮颗粒的含量,①对。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减少悬浮颗粒的排放,②对。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减少大气污染,③对。在大城市禁止新增机动车,是不切实际的想法,④错。所以A对。B、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