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0° B.23°26′ C.66°34′ D.90°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a位置为北极地区极昼从最大缩小到最小,过渡到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故判断为秋分日。
【小题2】图示阴影区为极昼的边界可知最高为90°, 最低是66°34′。
【小题3】地壳厚度由海拔决定,海拔越高,地壳越厚。青藏高原是四个选择项中海拔最高的。
考点: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圈层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小题3】夏至日正午阳光可从北面窗门进屋的地方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宁波
D.湛江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6月22日,北半球是夏季,日落时刻晚于18点,甲乙在北半球,丙日落正好18点,位于赤道,所以A、B、C错。丁日落早于18点,所以在南半球,D对。
【小题2】读图,甲地日落地方时晚,说明纬度高,昼长时间长,日照时数应更长,A、B错。海陆位置对日照时数影响不大,C错。只可能是甲地阴雨天气,导致日照时数少,D对。
【小题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阳光可从北面窗门进屋,说明该地此时在直射点以南。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湛江,D对。其它三地在北回归线以北,A、B、C错。
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正午太阳光线方向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4年APEC会议于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图5为APEC峰会第一天北京(40°N)与晨昏线的关系示意图,晨线与昏线分别交40°N于M、N两点,其中K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APEC会议召开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达到一年的最大值
B.澳大利亚农民正忙于收获小麦
C.地中海沿岸国家迎来旅游旺季
D.天安门广场旗杆影子在地面转动的角度达一年的最大值
【小题2】峰会期间,有关K、M、N三点的移动规律正确的是
A.K点上移,M向左移,N向右移
B.K点下移,M向左移,N向右移
C.K点上移,M向右移,N向左移
D.K点下移,M向右移,N向左移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K是晨昏线和某纬线的切点,则该点是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为11月,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之后,北极圈内极夜现象范围扩大,则K点向南移动,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逐渐缩小,而阴影部分达到最大值是二分日,因此A错误。此时澳大利亚整治夏初,农民正忙于收获小麦,B正确。地中海沿岸国家旅游旺季为夏季,C错误。天安门广场旗杆影子在地面转动的角度达一年的最大值即北半球昼长最长,为夏至日,D错误。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在此期间,晨昏线向南移动,则K点向南移动,M向右移,N向左移。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架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日落时正好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此时北京时间是下午2点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此时,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 )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无法确定
【小题3】若飞机继续飞行5个小时到达洛杉矶,则到达洛杉矶时,当地时间(西八区)是( )
A.3点
B.19点
C.7点
D.15点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因日落时正好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昏线穿过日界线,而图①②③中的昏线均不经过日界线,而图④中昏线与180重合。故选D。
【小题2】北京时间为14时,0时经线为90°W,所以新一天的范围是从90°W向东到180°,跨270°的经度范围,占四分之三。故选C。
【小题3】当北京时间为下午两点时,洛杉矶的区时为22时,所以继续飞行5个小时,那么洛杉矶为第二天的3时。故选A。
考点:光照图、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A.B.C.D四点的节气(北半球)是A. B.
C. D. ;
(2)当地球位于C点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是 ,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地球公转至 点时,我国东部地区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
(4)从D到A太阳直射点将向 (南或北)移动,到A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2)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3)A
(4)北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半球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A为夏至、B为秋分、C为冬至、D为春分。
(2)地球位于C点时,对应的节气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南回归线太阳高度为90°,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北京昼短夜长。
(3)本题考查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为北半球夏季。
(4)D为春分,A为夏至,从D到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南半球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考点:“二分二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