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2)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3)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
参考答案:
(1)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2)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1)由材料和图可知该区域较为干旱、沙漠广布,而银川平原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此分析贺兰山的“守护”就主要从阻挡沙漠入侵和增加水量入手。
(2)结合区域图和景观图读出自贺兰山至黄河的地形地势有明显变化:山地→冲积扇→平原→黄河。农业类型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再结合因地制宜原则布局即可得出结论。
(3)打造农产品产业带涉及规模、质量与品牌,因此要考虑土地资源丰富程度、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

1、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 ]
A.旅游大客车
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产冷藏车
2、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3、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人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 ]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
参考答案:1、C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本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与“中国经济领头雁”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遭遇整体经济增速回调、经济增长趋于理性回归相比,以环渤海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区域突然发力。区域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在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速上,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排名前列。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许多省市。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的原因有
①北方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比南方低
②北方各种资源和能源比南方丰富
③国家加快了推进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区域的发展步伐
④北方交通和对外联系比南方方便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与北京相比,其最具优势的产业部门与其主导因素是
[? ]
A.微电子工业一高新技术
B.重化工业—海盐、石油
C.食品工业—小麦
D.玩具工业—廉价劳动力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读图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晋、陕、内蒙古地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图中I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Ⅱ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试说出各自的原因。(6分)
(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2分)
(3)请将下面导致绿洲环境恶化的字母与图中数字代号和内容相搭配。(3分)

A.农业系统恶化,粮食产量减小
B.内流河下游流量减小
C.砍伐绿洲或冲积扇周围的固定沙丘的植被
D.土地盐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