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列我国2001年~2008年“三废”治理效率情况一览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分)
单位:%,亿元
指标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85.2
| 88.3
| 89.2
| 90.7
| 91.2
| 90.7
| 91.7
| 92.4
|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
| 61.3
| 70.2
| 69.1
| 75.6
| 79.4
| 81.9
| 86.3
| 88.8
|
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
| 67.3
| 75.0
| 78.5
| 80.2
| 82.9
| 87.0
| 88.2
| 89.6
|
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
| 50.2
| 61.7
| 54.5
| 71.1
| 75.1
| 82.9
| 88.1
| 89.3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52.1
| 51.9
| 54.8
| 55.7
| 56.1
| 60.2
| 62.1
| 64.3
|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
| 15.7
| 17.1
| 17.5
| 22.1
| 23.2
| 27.4
| 23.4
| 26.4
|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 344.6
| 385.6
| 441.0
| 573.3
| 755.5
| 1026.8
| 1351.3
| 1621.4
|
?
(1)表中显示我国的“三废”治理效率逐年提高,这充分说明( )(3分)
A.我国的环境状况已十分优越
B.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
C.环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D.环保的经济效益还未反映到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上
(2)2009年建国60周年,胡锦涛主席在国庆讲话中进一步重申,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什么?(6分)?
(3)分析表中数据,试说明我国南方重点监控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我国目前的“三废”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有效的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1965~1988年地面沉降平均速率(毫米/ 年)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
2、地面沉降对A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
A、导致地下排污管道遭到破坏,致使市区出现污水外溢
B、造成农田局部低洼,形成积水,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有利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
3、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均匀
? ②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地面沉降速率最快
? ③该地区所在的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 ④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劳动力的素质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综合题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丁空格表示着如下的内容:用水增加、耕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入境水流减少,请对应填出:甲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黑河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协调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图1是“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 、人口(Population) 和环境(Environment) 之间形成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图2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1:图2的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