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9 14:35:02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为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1)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的理念相符的有 ?[? ]? ?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首位? ? B、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北京市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 (2)推动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低碳经济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荷兰围海造陆,全国1/5的土地是从海洋中得来的 B.排干三江平原的大面积沼泽,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C.我国在西南地区建水电站 D.加拿大大规模开垦五大湖以北的草原,生产小麦,增加出口 2、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3、单选题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 小题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小题3: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单选题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E.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F.化工厂—水污染
G.火电厂—大气污染
H.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5、单选题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2题。
1、“绿色食品”是指
[?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