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核心。
参考答案:A或正确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2.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E.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F .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G.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H.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知:晴天热岛强度在12:00左右低于阴天,A错;阴天温度城市中心也比郊区高,存在热岛效应,B错;晴天上午8:00最高,应当是热岛强度最大时,C错;图中有明显有两个峰值,D对。
2.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C,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C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小。城市绿化越好,调节气候能力越强,城市中心温度不会太高,热岛效应越小,A错;上午8时左右正是上班高峰,出行人数多是人流、车流高峰期,释放热能多,B对;地势低洼空气流动弱,热量积累形成温差大,热岛强度会增大,C错;热岛强度受城市中心释放热量多少影响最大,D错。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使人地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是
? ①黄土高原植树种草? ②长江上中游伐林造田? ③我国沿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 ④弃田造林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域合作框架性协议》,正式启动了黄河航运联合开发建设。根据规划,到2030年,黄河将像长江一样实现全线通航,跨省达海。目前黄河三角洲有520万亩荒地,180万亩滩涂有待开发。


(1)简述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析如何保护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13分)
(2)关于今后黄河三角洲造陆面积的变化,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小,二是将会增长。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8分)
(3)概述黄河航运谋求兴起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黄河要实现全线通航需克服的不利因素。(10分)
(4)东营市作为一个石油资源型城市,必然会要面临资源枯竭所带来的城市衰落的威胁。为了避免城市衰落,请你未雨绸缪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特征:东临渤海;地势低平;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油气、海洋、土地、湿地资源丰富,淡水短缺。(6分,每点2分,答三点满分)
保护:建立生态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4分)
利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合理开发滩海石油和风能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分)
(2)观点一:趋于减少。理由: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使河口地区来水来沙减少;河口地区人海径流减弱,海岸侵蚀加剧。
观点二:将会增加。理由:黄河含沙量特别大,河口处水流缓慢,大量泥沙沉积;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下游不再断流;黄河调水调沙也将大量泥沙大量送人河口。
(只表明观点,不叙述理由不得分8分)
(3)主要原因: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费低、占地少等优点;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运输需求增长。不利因素: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泥沙淤积,水位较低;冬春凌汛,冰期较长;中上游地区落差大,电站林立。(10分)
(4) 建议: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以黄河三角洲开发为契机,拓展外向型经济。(6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主要特征要抓住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方面特征加以叙述。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如何可持续的加以利用,要考虑既要发展又不能破坏环境,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达到保护的目的,通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合理开发滩海石油和风能等方式加以利用。
(2)本题是个开放性的试题,针对目前来说,这种类型的试题常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不管答题者持哪种观点都有话可说,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了。
(3)前问主要要答题者分析水运优点及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黄河目前通航能力相对较差,要实现全线通航难度较大,表现在:中上游落差大不利于通航,有些河段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下游虽然地势平缓,但泥沙淤积严重、水量不稳、汛期长等。黄河要想谋求航运兴起必须克服上述问题。
(4)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资源枯竭所带来的城市衰落的威胁,要想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就要未雨绸缪,对该城市经济转型早早做出考虑,比如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扎住发展契机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大陆沿45°纬度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推测图④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2.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荒漠
D.常绿阔叶林
E.海陆分布
F.地壳运动
G.海陆位置
H.大气环流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1.根据材料已知是沿45°纬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应是温带地区;常绿硬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均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AD错误。读图可知森林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消失,所以图④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温带荒漠。
2.图④中大陆东岸为荒漠的直接因素是受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而造成山地隆起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