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城市属于我国主要交通枢纽,它们均分布在长江干流航线上的有
A.南京、武汉
B.重庆、成都
C.武汉、丹江口
D.合肥、杭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交通枢纽线、点的概念,以及分布特点。选项B中成都不在长江航线上,选项C中的丹江口也不在长江干线上,选项D杭州位于钱塘江口;只有选项A中的两个城市位于长江干流航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各纬度高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自然带A为2.图中画错的地方是
A.热带雨林带
B.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苔原带
E.0°
F.30°N
G.60°S
H.80°S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1.结合图示的图例分布,A自然带分布于赤道的山麓地带,故为热带雨林;
2.60°S几乎没有陆地,故也没有图示的自然带垂直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图1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特点。(3分)
(2)分别说出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说明B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5分)
(3)列举减少A地区地质灾害的针对性措施。(2分)
参考答案:(10分)
(1)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3分)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1分);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1分)。
自然原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1分);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1分);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1分)。(5分)
(3)加强植树造林;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答对其中两项给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图中区域中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根据图示:黄土高原区的地质灾害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B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所以容易产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
(3)黄土高原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植树造林;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战国时期盂轲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其体现的思想是
A.人定胜天
B.天人相关论
C.可持续发展
D.地理环境决定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人们团结合作,就可以战胜大自然,体现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而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不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 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的基本内涵,注意比较分析,并能结合案例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1—2题。
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0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植树造林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