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甲 B.乙 C.丙 D.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在y纬度,a、b之间的高差为500米,按照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可以判断出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3 ℃。选A。
【小题2】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丙地和甲地的地势明显高于乙地和丁地,丙地和甲地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要大于乙地和丁地。同一海拔的甲地气温明显高于丙地,表明甲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于丙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则其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就强,故丙地所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大于甲地。选C。
【小题3】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地区向西海拔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故等温线数值a<b,甲、乙的温度分别高于同一等高线上的丙、丁的温度,所以甲、乙的纬度低于丙、丁的纬度,故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出该地区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巴西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C.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D.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小题2】调查并估算巴西热带草原的破坏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RS和GPS
B.GPS和RS
C.RS和GIS
D.GPS和GIS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巴西热带草原分布区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D对,A、C错。该纬度不受副高、西风带控制,B错。
【小题2】调查巴西热带草原的破坏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图片获取信息。估算破坏面积采用GIS技术,对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所以C对。GPS是定位导航系统,不能获取信息、处理数据,A、B、D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成因,地理信息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南极地区极昼范围达一年中最大面积时,下列同期图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南极地区极昼范围达到一年中最大面积时,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读图①中大洋海水等温线可知,海洋温度低于大陆温度,为夏季,故①错误;读图②等压面可知,亚欧大陆为低压,大洋为高压,为夏季,故②错误;读图③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此时为冬季,故③正确;读图④可知,云贵高原冷暖锋相交出现,为冬季,故④正确。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等值线判读,气压带风带移动,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 纬?度 | 23?26′N | 66?34′S | 90?S |
| 正午太阳高度 | 43?08′ | 46?52′ | 23?26′ |
| 地区 | 亚欧大陆东岸10?N~20?N 之间地区 | 南美大陆西岸30?S~40?S 之间地区 |
| 气候 特征 | ? | ? |
| 主要 原因 | ? | ? 参考答案:(1)23°26′S?(2)如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同内容的综合分析和气候类型。(1)根据材料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S;(2)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判断为冬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根据太阳直射的经线为180°,判断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为0°和180°。(3)当太阳直射西八区的中央经线,即120°W为12时,则计算北京时间为第二天的4时,则东十二区时间为第二天的8时,故与北京处于同一天有8个时区,跨经度120°,即从60°E---180°;(4)甲乙两地南北半球相反,纬度数相同,故乙地的昼长与甲地的夜长相等。(5)10°N---20°N的亚欧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季,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高温少雨。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季,高温少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的风向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季风环流的形成既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的冬季风是单纯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北季风,夏季风的形成主要是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为西南风。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考点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