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题。?
1.日本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2.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C.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
D.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E.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F.广开能源进口渠道
G.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H.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是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2.我国由于技术水平低,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到很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后要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考点:主要考查了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析两地区发展经济共同的优势区位因素。(4分)
(2)近年来,长三角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简要说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所在。(4分)
(3)简要分析长三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自然方面:两区同处于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
优越,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充沛,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方面:海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2)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经济腹地等处于优势
(3)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削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二方面分析。
(2)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从产业基础,腹地范围,科技水平等方面比较。
(3)长三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农业地位的下降,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8分)京津冀都市圈是指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括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八座城市的区域,该区拥有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曾经的近代中国经济中心。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雾霾天气是近年出现的新的一种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雾在天气的形成一般与气象条件及人类排放污染物密切相关。2013年1月份,北京的雾霾天气天数达到25天,空气重度污染。

(1)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各有定位,北京市重点发展第?产业,河北省重点发展第?产业。(4分)
(2)天津市的城市服务功能较北京?。与北京市比较,天津独特的优势是?。(4分)
(3)河北(北京附近)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其种植的农作物主要包括?。(4分)
(4)结合材料,分析今年1月份北京多发雾霾天气的原因?(8分)
(5)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区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三;二(4分)
(2)小;临海有优良港湾(4分)
(3)市场;蔬菜、花卉(水果)(4分)
(4)①1月份北京地区大气异常稳定,风力小;②空气湿度大.污染物极易积累叠加;③北京的机动车数量大,汽车尾气捧放量大;④北京周边地区的燃煤量大,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8分)
(5)①独有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人才集中;③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④水、陆、空交通条件优越;⑤产业体系完整,工业基础好。(答其中,4点即可,共8分)
本题解析:
(1)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各有定位,根据对北京和河北经济发展水平的了解,可知北京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河北省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2)天津市城市等级低于北京市,因而其城市服务功能较北京少,与北京市比较,天津市沿海城市,天津临海有优良港湾,港口是其独特的优势。
(3)此注意题目的提示“河北(北京附近)地区”,河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满足北京消费市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包括蔬菜、花卉和水果。
(4)根据材料提示“雾在天气的形成一般与气象条件及人类排放污染物密切相关”,所以今年1月份北京多发雾霾天气主要从气象条件和人类排放污染物来分析。1月份北京地区处于高压控制,大气异常稳定,风力小,污染物质不易扩散,北京的机动车数量大,汽车尾气捧放量大,冬季保温取暖,北京周边地区的燃煤量大,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这些都是北京多发雾霾天气的原因。
(5)京津冀都市圈区的优势区位条件包括科技、人才、文化、资源、交通和工业基础等,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人才集中,河北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京津冀都市圈区的水、陆、空交通条件优越,产业体系完整,工业基础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D.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受人口增长、城市化的影响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仓”地位不断下降,故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阶段和对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掌握我国的区域发展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截止2011年底,崇明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下图为“崇明岛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对崇明岛 “身体”的变化进行监测可采用2.发挥自身和周围环境优势,崇明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E.发展旅游业
F.发展金融业
G.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H.发展第一产业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遥感即“遥远的感知”,用于资源普查和环境监测,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分析处理数据,数字地球是一个虚拟系统,不只是一种技术。故A正确。
2.农业是第一产业,经济水平低,D错。金融,高新技术无法与上海市相比,毫无优势和前途,B、C错。位于长江口,临江面海,沙滩广布,环境质量较好,可以发展特色旅游。所以A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流域的综合开发 和城乡规划。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