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A.利用当地丰富的科技人才 B.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C.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D.利用当地优美洁净的环境 |
2、综合题 (37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示国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国甜菜、葡萄酒、牛奶、肉类、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材料二?水库大坝坝高大于70m的为高坝,坝高30~70m的为中坝,坝高小于30m的为低坝。该国在罗纳河上建有19级水坝,l8座为低坝。
材料三?某区域等高线图
材料四?甲城市1961—1990年气候统计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 3.5 | 4.5 | 6.8 | 9.7 | 13.3 | 16.4 | 18.4 | 18.2 | 15.7 | 11.8 | 6.9 | 4.3 |
降水量 (mm) | 54.3 | 46.1 | 63.5 | 46.5 | 63.3 | 57.8 | 53.6 | 51.6 | 53.8 | 55.5 | 55.8 | 55.8 |
日照 (h/d) | 1.8 | 3.1 | 4.2 | 5.8 | 6.5 | 7.3 | 7.7 | 7.1 | 5.7 | 4.1 | 2.5 | 1.6 |
3、综合题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简要分析绿洲分布的位置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表格,分析乌鲁木齐和喀什气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小题2: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
5、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1—2题。
[?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