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图为“我国沿某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F为?山区,该地自然景观具有?特征。
(2)A处气候类型为?,该地形区主要经济作物为?。
(3)E山脉南北两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
(4)D处是我国?和?(地形区)的主要分界线。
(5)C平原区是我国?(土壤)的主要分布区。简述B地形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参考答案:(1)横断?垂直地带性(2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甘蔗、油菜、柑橘等(1分,答对一种即可)
(3)山脉以南为水田,山脉以北为旱地(1分)
(4)黄土高原?华北平原(2分)
(5)黑土和黑钙土(1分)。原因:大气降水少,(1分)河流径流量小(1分);人口多,
人均水资源少(1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1分)水资源污染严重(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分布。
(1)结合F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为横断山区,由于地势落差大,故垂直地带性明显;
(2)A处位于四川盆地,故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经济作物:甘蔗、油菜、
柑橘等;
(3)E表示秦岭,秦岭为我国耕地类型: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4)D表示太行山区,故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5)C平原为东北平原,为黑土区;B地区为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主要从水资源总量
少,而用水量大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在山西省,从价格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材料二?图3—3—6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图3—3—7是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

(1)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图中两条与海港相连接的运煤铁路干线分别是?和?。(2分)
(2)材料中,除输煤外,将山西能源输出的另一途径是??。(1分)
(3)输煤和发电各有利弊,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当地输煤和发电的利弊。?
?。(3分)
参考答案:(1)大秦线?神黄线(2分)
(2)建坑口电站,将煤炭转换为电能输出(1分)
(3)从经济效应看:输电成本低,输煤成本高;
从环境效益看:输煤会减轻当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电会减轻使用地环境污染而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各种利用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各有利弊。(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山西、陕西的运煤专线为大连—秦皇岛的大秦线和神府—黄骅港的神黄线。
(2)由于当地的铁路外运能力不足,故把煤炭转变为电力,共同高压电线输出。
(3)从经济效益来看,输煤的运费高;而输电的成本较低;从环境效益来看,输煤对当地的环境污染较轻,但加重了输入地的环境污染,而输电则对当地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了输入地的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18为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示意图。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18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19为M地的等高线分布图,表1为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1)图18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1978年
| 55.0%
| 19.8%
| 4.9%
| 15.4%
| 4.9%
|
2008年
| 40.2%
| 44.1%
| 6.2%
| 1.3%
| 8.2%
|
?
(2)M地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________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4分)
(3)根据材料分析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其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4)从气候角度分析M地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水稻种植业 (2分)。
(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南、西高,北部较低(2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2分)
(3)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2分) 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2分)?
(4)台风、干旱、洪涝灾害、寒潮。(任答2点,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主要差异表现为
[? ]
A、工业结构:南重北轻
B、平原面积:南大北小
C、煤炭石油:南多北少
D、对外开放程度:南高北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箭头①可能表示?
[?]
A.技术输出 ?
B.资金输出 ?
C.劳动力输出 ?
D.土地输出?
2.如果箭头②表示服装厂的迁移方向,则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改善生态环境?②降低生产成本?③促进城市化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