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 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D.西部和南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下表,完成1~2题。 参考答案:1、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根据表数据和图“河南省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参考答案:(1)高 人口迁入 出生率较低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5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1)影响人口总量增长主要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方面分析。结合表格资料北京市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值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2)北京人口迁入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主要是提供劳动力、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而不利影响主要从城市环境的各个方面分析。(3)直接从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城乡分布判断,人口主要从乡村迁向城市。原因主要从经济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总抚养比=(0-14岁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老年人口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少年儿童抚养比=0-14岁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下表为“2004~2008年东北地区及全国平均抚养比(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格数据,东北地区的总抚养比等于于少年儿童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之和,A错。表格中的少年儿童抚养比在不断下降,0-14岁人口数量所占比重减小,很可能是0-14岁人口数量在减少,B错。根据表中的数据,三省的总抚养比均低于全国水平 ,说明东北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低于全国水平,C对。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的比重超过7﹪,则表示进入老龄化社会,从表中数据可知,从2004年,三省均进入老龄化社会,D错。
小题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三省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可能引发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经济缺乏活力等问题。B对。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占用的教育资源少,不会稀缺,①错。随着老龄化水平的提高,社会总抚养比会不断上升,导致劳动力负担加重,不会出现就业困难,②错。所以A、C、D错。
小题3:东北地区老龄人口抚养比上升,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养老负担加重,输出国际劳工,会使劳动力养老负担更重,③错。提高消费水平不可能减轻抚养老年人口负担,还可能会加重负担。④错。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采取调整生育政策,推迟退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所以A对。B、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十八后三中全会提出“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两头相加,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在一定阶段内可使“人口红利”的“尾巴”再长一点。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教育投资减少
④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②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③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人口红利期,抚养比小,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使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小;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但数量在增加,教育投资增加;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故选A。
小题2: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抚养比增大,所以青壮年负担加重;而劳动力所占比重减小,数量不一定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直,不会出现负增长。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