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受热过程》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B.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
小题1: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近地面大气吸热增温后,也向外进行辐射,叫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中一小部分向上,散失到宇宙空间;其余绝大部分是向下的,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使得大气把从地面辐射中获取的热量还给了地面,所以说图中D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小题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削弱、散射作用。所以从数量上看,A>B。
小题3: 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使得大气把从地面辐射中获取的热量还给了地面,夜晚大气层把吸收的大量地面辐射的热量还给了地面。所以多云、阴天时的夜晚比晴天气温高。在图中,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D辐射增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本小题学生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知识图像化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谚语说:“十雾九晴”(主要指在深秋、初春和冬季的夜晚),意思是指雾多发生在晴天时,这是因为
[? ]
A、晴天大气中水汽数量多
B、晴天时固体杂质多
C、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最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物质是
A.尘埃和二氧化碳
B.水汽和二氧化碳
C.臭氧和氮氧化物
D.高云和氮氧化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地山麓和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
C.1~8月山麓一直增大
D.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小题2: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7月最大
B.12月最大
C.6月随高度递增
D.11月随高度递减
小题3: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 )
A.太阳高度大
B.白昼长
C.晴天多
D.阴雨天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折线图,山麓的太阳辐射强度有时大于山顶,有时小于山顶;10~11月份山顶在增加;而1~8月山麓一直增大。故选C。
小题2:从图中垂直变化率分析,7月份为-11,变化最大;6月份山麓大于山顶,随高度递减;11月份山麓小于山顶,随高度递增。故选A。
小题3:因该地6月太阳高度大于8月,昼长长于8月,而太阳辐射强度小于8月,所以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应是大气状况,8月太阳辐射强,说明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汕头雾生和雾消的日平均变化频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7:00—14:00时段内,不会有雾
B.太阳高度最大时,雾消频率最大
C.雾生和雾消与气温变化无关
D.日出前后,雾生频率最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思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