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土壤
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
2、与①地区相比,③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
3、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
A.②地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B.③地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地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地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2、综合题 (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Jakarta)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海,是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材料二:雅加达逐月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统计表

材料三: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决定促使美国轮胎生产商将厂房转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国家。
(1)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而短小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加达降水时间分布的特征和成因。(10分)
(3)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后,美国轮胎产商将可能把厂房转移至印度尼西亚,简析印度尼西亚承接转移的区位优势(从原料、劳动力、交通进行分析)。(6分)
(4)印度尼西亚地质灾害频发,简述其自然原因(8分)
3、单选题 读生态学家研究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时绘制的我国生态气候图。根据a地气候类型示意图中所作的说明,分析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带的b、c两地的气候类型示意图,并回答1~2题


1、从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取得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角度考虑,b、c两地合理的农业种植制度是①b地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双季稻加冬作油菜②b地为一年两熟,小麦复种花生或棉花③c地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玉米或谷子④c地为一年两熟,春小麦、玉米与大豆隔年轮作
[? ]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能够减轻c地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①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②跨流域调水来抵御伏旱③修建水库来防洪抗旱④超采地下水来缓解春旱
[? ]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5、单选题 绿草如菌、水蓝天阔、鸟飞鱼游,这曾是人们向往的青海湖,但由于周边环境恶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容颜受损。据此回答下题。专家们发出这样的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青海湖的湟鱼会“黄”,鸟岛会“倒”,青海湖将在青藏高原上被“彻底蒸发”,从而变成又一个“罗布泊”。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B.要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C.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要坚持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