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①甲图所示地貌区的公路一般较曲折,沿等高线分布 ②一般来说,乙图所示地貌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成为人类的聚居地 ③丙图所示地貌所在的气候区,聚落多集中连片分布 ④丁图所示地质构造区应大力发展水泥加工业,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甲图所示地貌是冲积扇,主要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A错。乙图所示地貌是河口三角洲,在河流的入海口处较普遍,B错。丙图所示地貌是风蚀蘑菇,在我国西北地区有分布,C对。丁图所示地质构造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甲图所示地貌区的公路分布在山麓地带,一般较曲折,沿等高线分布,①对。一般来说,乙图所示地貌区是三角洲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成为人类的聚居地,②对。丙图所示地貌所在的气候区,气候干旱,聚落多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③错。丁图所示地质构造区是向斜盆地,石灰岩分布在盆地内,四周山地是玄武岩,不适合发展水泥加工业,④错。所以A对。
考点:地貌分布区及特征,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白帝城是长江三峡的著名景观之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完成1~2题:
1.诗句所描绘的壮观景色,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
A.搬运作用?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
2.长江下游两岸开阔平坦,正所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成因是?
[? ]
A.风力沉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
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
年份 | 湖泊数量(个) | 湖泊面积(km2) |
1990年 | 1361 | 82.7 |
2000年 | 1535 | 88.8 |
2010年 | 1667 | 96.5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年来,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天山冰川大量融化,山区低洼的地方积水成湖,故湖泊数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故答案选D。
小题2:天山海拔较高,山上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冰碛物堆积,都容易形成洼地,冰川融化,积水成湖,,所以该山区湖泊成因类型主要是冰川湖,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小题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不是箭头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①表示岩浆生成岩浆岩的冷凝作用;②生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③表示生成变质岩的变质作用;④表示生成岩浆的重熔再生,只有②属于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A项正确。
小题2:变质作用生成变质岩,故判断为③。
小题3:②表示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故不包括岩浆活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认真读图,抓住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相互转化的地质作用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沉积岩的两大特点?
[?]
A.有气孔、 分层
B.有气孔、硬度大
C.含化石、松散
D.分层、有化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