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故R河流受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夏季降水影响,形成双汛。
小题2:图示P为大庆,为石油产区。
小题3: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
小题4:图示城市Q靠近小兴安岭林区,故木材丰富,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山脉南、北两侧绿洲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请分析图中B地区气温日较差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图中C地区沙漠广布,与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相比,二者的类型和成因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特点:北侧的绿洲面积较大,且连成片;南侧的绿洲面积较小,且零散分布。
原因: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A山脉北坡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2)气温日较差大;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多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3)类型:C地区属于温带沙漠,西亚、北非属于热带沙漠。
成因:C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西亚、北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叙述中与图示区域景观相符的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年温差小,太阳辐射强
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小题2:修建图中铁路时,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A.大风沙暴
B.高寒缺氧
C.地震火山
D.山高谷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图示塔里木盆地位于内陆,离海远,故气候干旱;河流水少,流水侵蚀弱,而风力作用强;植被少,土壤有机质少,故D项正确。
小题2: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图示盆地内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多风沙;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左图)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右图)。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
(2)右图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__;深度1.6米处是____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理由是_______。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1)自西南向东北?内流河?没有流入海洋
(2)久?湖沼?湿?现代为沙,古代为湖沼
(3)温度大陆性气候?荒漠化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喷灌,滴灌等以节约用水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分析。
(1)根据图经纬网和河流干流的分布,可知石羊河总体流向大致是由南向北,或由西南向东北,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河流下游流入沙漠里最终消失,没有入海口,所以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内流河。
(2)根据沉积物沉积的特点,可知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久远,读图可知深度1. 6米处是湖沼沉积,说明湖泊众多,黑色,说明有机质合量大,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由此可推断该地的距今5000年前后干湿状况是湿润的水生环境,其后依次为黄土、粉沙质淤泥、沙质沉积,不但黑色条带损失,而且铁锈斑也消失,说明环境变干燥,而现在属于干旱环境,所以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干燥。
(3)该河流(是处于西北内陆的甘肃省中部)中下游地区是位于沙漠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荒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4)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参照教材中“我国西北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注意关键词“在农业生产中”,是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回答,其它角度不用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高频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