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2020-01-08 13:06:41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下表,回答题。
?
| 水资源
| 人口总数
| 耕地资源
| 东北
| 5.56%
| 8.76%
| 16.97%
| ?
| ?
| ?
| ?
| ①
| 46.44%
| 19.55%
| 14.44%
| ②
| 33.72%
| 38.64%
| 25.1%
| ③
| 6.14%
| 26.02%
| 31.9%
| ④
| 8.14%
| 7.03%
| 11.9%
| ? 小题1:表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 小题2: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表格资料分析,①地区水资源最丰富,判断为西南地区;②地区的人口总量比重最大,故判断为东南地区;③地区水资源最少,而耕地资源最多,故判断为华北地区;④地区水资源少,人口比重最少,耕地面积少,故判断为西北地区。 小题2:直接应用表格数据,以耕地面积比人口总数计算,②地区的人均耕地资源最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掌握我国的人口、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区域分布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人口数量和耕地比重进而计算并比较人均耕地资源数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聚居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 A.湿热的气候 B.干旱的环境 C.崎岖的地形 D.多风沙的天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导致当地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简述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12分) (2)说明本区土地荒漠化形成原因。(10分) (3)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简述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8分) (4)该地区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战略重点之一,简要评价其油气资源开发条件。(6分)
参考答案:(1)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的位置;(2分)以山地、盆地为主的地形;(2分)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较大;(2分)河流多为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或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水量少。均可以给分);(2分)植被稀疏,以荒漠为主;(2分)土壤多为荒漠土。(2分) (2)自然原因:地处内陆地区,降水少;(2分)全球变暖,蒸发旺盛;(2分)(或答出植被稀疏;鼠害、蝗害的影响等也可得分);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3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分)工矿、交通线路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1分) (3)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2分) 关注问题:环境污染,交通便利,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共6分,每小点2分酌情给分) (4)有利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外部商场需求大;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等。(共3分,每小点1分,酌情给分) 不利条件: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缺水、荒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本区域能能源需求量小,远离东部消费市场;原有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资金短缺:交通不便等。(共3分,每小点1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 “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2.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生活习惯 B.滥砍乱伐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 E.先移民,后治理 F.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G.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H.建水电站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由材料可知,“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是由于人们滥砍乱伐造成的。 2.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所以,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能源问题,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该图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例A、B、C、D、E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6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其中主要受地形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B、C之间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该线以北农业耕作以________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3分) (3)甲、乙两区域是我国目前重点建设的能源生产基地,试分析甲、乙能源开发重点的差异及乙区域该项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E?(6分) (2)秦岭—淮河 旱地 小麦或玉米(3分) (3)甲区域重点开发石油、天然气,乙区域重点开发水能资源。原因:降水多,河流水量丰富,流量大,落差大。(6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其中青藏高原的气候形成是地形因素为主。(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3)甲是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乙是长江三峡,丰富的水能资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