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南美洲潘帕斯草原 B.美国五大湖沿岸 C.恒河三角洲 D.中国新疆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说明该弧线为晨昏线,B点位于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某学生正距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观测到北极星的仰角为42°,说明①该图示显示的半球为北半球;② B地的纬度=42°+25°=67°;③B点所在的经线的时间为24时。因此,直射点的经度(12时)为90°W;直射点的纬度与B点(出现极昼、极夜的端点)的纬度互为余角,直射点的纬度为23°。答案选A。
【小题2】根据上题的推断,该学生所在地的纬度为42°N,经度为90°E,位于中国的新疆。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光照俯视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66°34′N,25°30′E)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悉尼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B.该日海口正午人影朝北
C.①时刻该地位于晨昏线上
D.②时刻北京正值日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66°34′N,25°30′E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悉尼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海口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正午人影朝南,①地太阳高度最小,表示日出或日落,所以位于晨昏线上;25°30′E的地方时为12:00,116°E的地方时约为18:30。夏至日,北京昼长越为15小时,此刻还未日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①正东 ②正南 ③正西 ④正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一样
B.正午比上午大
C.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
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小题3】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到午间”,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 )
A.四季分明
B.出现极昼现象
C.受寒流影响
D.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材料可知,正午时太阳从门口射入房间,对于某地而言,正午时太阳直射该地所在的经线,因此太阳位于该地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直射点上除外),因此门朝南或朝北。
【小题2】太阳光线透过门口射入屋内,太阳高度越大,屋内光照面积越小,反之,太阳高度越小,屋内光照面积越大。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个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化,屋内光照面积不断变化;上午太阳高度小于正午,屋内光照面积大;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屋内光照面积最小;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屋内光照面积自赤道向两极递增。
【小题3】北京时间17:00时,该地正好“门里有日到午间”,说明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则该地经度为65°E;夏至日该地屋内光照面积和门面积相同,说明该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该地纬度为68°26′N或21°34′S。该地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或者南印度洋西侧,两地四季都不分明;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位于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无寒流;南印度洋西侧受厄加勒斯暖流影响;两地均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右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落时,乙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①8时40分 ②4时40分 ③16时40分 ④20时40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B.乙地位于南半球
C.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丁地
D.丁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读图,该日四地中只有甲地昼长为12小时,说明甲地位于赤道。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即甲地的经度为120°E,赤道上的甲地日落时间为18时;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经度可能为20°W和160°E,通过计算可知,当甲地日落时,乙地的地方时可能是8时40分和20时40分。答案选A。
【小题2】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甲地位于赤道,乙地出现极昼,丙和丁两地均昼短夜长,说明丙和丁两地位于南半球,B错。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有两次最大值,A错;丙地的昼比丁地的长,两地均为昼短夜长,说明丙地的纬度低于丁地,因此,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丁地,C对;丁地位于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D对。
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的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航天载人飞船——神州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授课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小题2】神州十号发射至太空授课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加快再减慢
D.先减慢再加快
【小题3】太空授课直播期间,下列城市中正值深夜的是( )
A.旧金山(122ºW)
B.巴黎(2ºE)
C.莫斯科(37ºE)
D.东京(139ºE)
【小题4】太空授课直播时,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活动放出的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地面通讯系统。
【小题2】6月11日到6月20日,地球逐渐接近其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小题3】北京时间10时04分至10时55分,旧金山所在的西八区为18时04分至18时55分;巴黎所在的零时区为2时04分至2时55分;莫斯科所在的东二区为4时04分至4时55分;东京所在的东9区为11时04分至11时55分.正值6月,北半球昼长夜短,莫斯科接近黎明,旧金山还未进入黑夜;故选B.
【小题4】6月20日,接近夏至日,北极绝大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A图为正确选项,B、C表示春秋二分的光照情况,D图接近冬至日。
考点:太阳活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