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 C.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D.甲一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一丙则由大到小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根据图示,甲处位于河流上游出山口处,由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山前冲积扇(洪积一冲积平原)。故答案为A。
小题2: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从甲一乙一丙处,是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由于流速、地势的变化,河流堆积物特点呈现出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的变化顺序。故答案为B。
小题3: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渤海入海口处、泥沙堆积而成,黄河入海口处的潮流作用弱,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而且,每年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和延伸。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4为 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该河口区河流干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第2题。
比较两幅图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A.河流干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读图分析能力。图示河流和三角洲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映河流改道对地形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结合已学地理知识回答19~20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从城市区位的选择来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不适宜发展为城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知识。根据岩层的特征可知,是背斜的是②处,选择B项。
小题2:本题考查城市的分布区位。城市一般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方,③处是断层抬升的一侧,形成地垒,多是断块山,不易发展城市。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地表形态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风蚀蘑菇
B.河口三角洲
C.喀斯特地貌
D.华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流水作用可以分为: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和流水堆积作用。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在河口附近,由于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河流携沙能力减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华山是断块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形剖面图,回答题
小题1:若图中河流:①处表示地势起伏大的山区,②处表示山前洪积扇,③处表示三角洲平原①②③主要受到的河流作用依次是(? )
A.堆积、搬运 、侵蚀
B.堆积、侵蚀、搬运
C.搬运、侵蚀、搬运
D.侵蚀、堆积、堆积
小题2:若图中河流①处表示地势起伏大的山区,河流上游①处的剖面图可能是( )
A.A
B.B
C.C
D. 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①位于河流上游,落差大,故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②为山麓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③为河口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位于河流上游,落差大,故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进而形成“V”型河谷。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不同的地貌特征,进而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掌握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河谷特征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防灾与减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