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与地图》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A.甲——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B.乙——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堤坝的主要作用为拦沙蓄水,防治水土流失,故A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甲处为黄土塬,可平整土地,建设农田,故A错误;乙和丙都是坡地,但乙处较陡,应种植林草,丙处坡缓,可修水平梯田,故B错误C正确;丁位于沟底,应以打坝淤地为主,拦沙蓄水,故D错误。
考点:水土流失的整治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流域内各点的雨水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下图为“某河流等流时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该流域范围的界线为2.上图中流域的地势为3.上图所示地区河流侵蚀作用最显著的地段为
A.等流时线
B.山谷线
C.山脊线
D.等流速线
E.西南高,东北低
F.西北高,东南低
G.东北高,西南低
H.东南高,西北低
I.S1
G.S2
S3
S4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山脊线即分水线(岭),是划分河流流域的界线,故答案选C。
2.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根据等流时线判断,S1等流时线数值最大,距离出口断面最远,应位于河流上游,再根据指向标判断,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所以答案选D。
3.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根据等流时线判断,S1等流时线数值最大,距离出口断面最远,应位于河流上游,等流时线间距较大,说明在相等的时间中,水流流过的距离较长,坡度陡,S1两侧等流时线间距大,地面最陡峻,河水流速快,侵蚀强,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该图中虚线表示41°纬线,粗黑线为70°经线。读图完成题目。
1.如果图中河流的径流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2.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30“天官一号”与“神八”实现首次对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盐度季节变化非常明显
B.该河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大陆沿岸有寒流流经
D.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E.位于乙地的小华收看直播的当地时间是11月3日12: 30
F.该日武汉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
G.此时太阳高度大致从位于(11°S,83°W)的点向四周递减
H.此日北京正午某建筑影长较短,并将逐渐增长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由于图示中河流的径流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该区域年内降水较为均匀,结合其所处纬度位置知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40°~60°大陆西岸;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其沿岸有寒流经过;甲地盐度主要受地表径流影响,季节变化较小。
2.北京时间3日凌晨1:30时,乙地的时间为2日12:50;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该日武汉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结合题干信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11°S,83°W),太阳高度大致从位于(11°S,83°W)的点向四周递减;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正午某建筑影长较长并伴随太阳直射点南移逐渐增长。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生产活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