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a——水稻、柑橘 B.b——小麦、大豆 C.c——棉花、葡萄 D.d——青稞、油菜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1951—2000年的近50年来,我国的干湿分界线存在明显的摆动。下图为该50年内干湿分界线位置变幅最大地区之一的变化图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近50年来,干湿区界线位置呈先向东后向西,在向东摆动,且东西摆动的幅度为3个经度,大约230千米。
小题2:图示地区位于北纬46°,东经124°到127°之间的地区,在东北地区,故可以看见多石油钻井平台。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内蒙古高原,山歌阵阵采茶忙描写的是江南地区,村居中多见窑洞描写的是黄土高原。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8分)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两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6分)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7分)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8分)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1分)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
(2)乙、丙两区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
(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接近港口,接近市场。
(4)资源: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区位及市场:交通便利,靠近国内外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
(5)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图5
小题1:图示地形区7月均温最小值出现的海拔高度是?(?)
A.2000米
B.3000米
C.3500米
D.4500米
小题2:图示地形区海拔2000米高度上,降水较多的山坡是?(?)
A.南坡
B.北坡
C.东坡
D.西坡
小题3:上题所述地区山坡降水按成因应属于?(?)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小题4:上题所述地区山坡降水水汽来源于(?)
A.太平洋大西洋
B.印度洋北冰洋
C.北冰洋大西洋
D.太平洋北冰洋
小题5:库尔勒香梨因独特品质誉满全国,下列是造成其品质优良的因素是(?)
A.降水少
B.气温低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灌溉水源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C
本题解析:
小题1:7月气温最低是-4°C,需要先找到气温最低点对应的地形剖面点,实际上就是山顶,然后再确定山顶的高度大约是4500m。
小题2:根据图上信息可以判断此山地为天山,天山北坡降水多。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故北坡的降水形成是由于北坡迎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形成地形雨。
小题4:同上题分析。
小题5:造成西北地区水果品质好的原因是西北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光照强,光合作用强,生产大量糖分;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积累大量糖分,品质好。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多条纵坐标图示的准确读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经纬度位置和重要的城市分布准确进行区域定位,进而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并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