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A.a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小于b区域 B.b区域受蒙古高压控制 C.c区域白昼时间比b区域短 D.c区域附近有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60°N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则亚欧大陆较同纬度的海洋上气温较低,等温线应“凸高为低”,说明等温线应向气温较高的低纬地区(向南凸),故A错误;北半球冬季南极应为气温最高季节,故B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受南亚东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洋流应自东向西流,故C错误;北半球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上应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较低,故形成冷高压控制,图中两条曲线呈负相关,故D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a所穿的区域为北美洲,b所穿的区域为北大西洋,c所穿的为亚欧大陆,abc位于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相等,故A、B错误;由上题可知,此时为冬季,在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故C错误D正确。
【小题3】d所穿区域为亚欧大陆北部,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植被为针叶林,故A错误;e所穿区域为太平洋北部,故B错误;f所穿区域为北美洲北部,人口稀少,故C错误;d所穿区域为亚欧大陆北部,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且结冰期长,易形成凌汛,故D正确。
考点:区域世界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某日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 )
A.①图中乙处盛行上升气流
B.同纬度地区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
C.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D.图①时刻北京吹偏南风
【小题2】图示时期,甲地天气的变化是( )
A.偏西风转偏东风
B.风向基本不变
C.风力不变
D.气温持续上升
【小题3】下图中符合该日保定日出物体日影(Y1)与日落物体日影(Y2)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在出现图中所示的时期,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可能分布在( )
A.巴西高原
B.澳大利亚西部高原
C.青藏高原
D.刚果盆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看同纬度地区陆地是高压,海洋是低压,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而陆地的高压主要是因为气温下降;同纬度地区陆地冬季是高压,海洋是低压;图①冬季时刻吹偏北风。故选C。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结合两图的等压线分布可画出两图中的风向,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可画出风向。图中的风向变化不大。故选B。
【小题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日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在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影子方向与照射方向相反,因此日出日影y1为西北方向,日落物体日影y2为东北方向,故选B。
【小题4】图中所示时期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在南半球,排除C。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故太阳辐射量较小。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区全年高温干燥,因此太阳辐射量最大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故选B。
考点:天气系统、太阳辐射与日影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阴影示意非洲某种气候类型分布,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 关于图中①~④地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受西南风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B.②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C.③地受东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交替控制
D.④地受暖流和东南信风影响
【小题2】 图中⑤地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漂向内陆,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吹拂
B.对流运动旺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近地面产生逆温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①~④地均为热带草原气候,其中,①地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气流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降下丰沛的地形雨,冬季受到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形成干季;②地则是因为东非高大地形的阻挡而形成的的热带草原气候;③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和沿岸暖流有关;④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因此选A。
【小题2】图中⑤地位于副热带海区,不属于西风常年控制的范围,同时西风影响区域也不会有明显的昼夜之分。⑤地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漂向内陆,一定是因为受到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力所致。日出以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逐渐加大,由于海水的热容量更大,其气压比陆地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所以本题选C。对流运动旺盛、近地面产生逆温都是陆地内部的天气系统,不会影响到海陆的气流变换。
考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2.若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3.若图中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Q两点的纬度为15°N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B.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台风
C.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
D.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E.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F.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G.图中M、N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H.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I.H点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G.从图中P点到Q点的经度大于180°
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西流动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1.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则图中O点为低压中心,中心气流上升,发展强烈能形成台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若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180°的地方时为12:00,0°的地方时为0:00,但不能确定PQ具体哪一条经线为180°经线;从P到N应该向正东方向前进;MN的地方时为6:00或18:00,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点;北京时间新的一天8:0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若图中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Q两点的纬度为15°N,则太阳直射北半球,H点日出东北方向;O点太阳高度为90°,则PQ两点的经度差大于180°,北印度洋流向东流;太阳直射点向南北移动无法确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热力环流及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
(3)一般情况下,甲地对应的天气状况是: ;
(4)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 ;
(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参考答案:(1)乙甲丁丙 (2)甲;(3)多阴雨; (4)东北;(5)乙
本题解析:(1)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热力环流中垂直方向上高压和低压的分布相反。(2)甲处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气温较乙地高。(3)甲地盛行上升气流,故多阴雨天气。(4)根据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异,近地面风从乙吹向甲,考虑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故形成东北风。(5)城市热岛环流中,城市形成热岛效应而形成上升气流,故郊区盛行下沉气流为乙地。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等压面的判读。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等压面分布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