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2020-03-17 06:35:08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 小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小题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故只有丁地符合。 小题2:根据四地的昼长可分别计算其夜长,进而可计算其昼夜长短的差异,纬度越高,则昼夜长短的差异越大,即可判断纬度高低。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而分析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并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我国自主研发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目前已成功飞入预定轨道。据此回答: 当“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大约是 A.9月30日3时09分 B.9月30日18时59分 C.10月1日5时59分 D.10月1日18 时09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西五区的区时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所以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大约是10月1日5时59分。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中小圆表示纬线圈,大圆表示晨昏圈。P为两圆切点,此时出现极夜现象。PQ在经线圈上。读图回答1-3题。
1.这一天,Q点2.若P地为8月某日,则太阳相对于Q地的方位及Q地的时间分别是3.若P地位于70°N,在Q地建天文观测站,其最佳的天文观测时间是 A.昼长夜短 B.极昼 C.昼短夜长 D.极夜 E.正南12时 F.正南0时 G.正北12时 H.正北0时 I.1月前后 G.3月前后 7月前后 9月前后
参考答案:1. B 2. D 3. C
本题解析:可作侧视图进行分析。 1.由材料可知,小圆表示纬线圈出现极夜现象,那Q点相切的纬线圈出现极昼。 2.若P地为8月某日,P点的地方时为12点,Q地位于位于太阳的正南,时间为0时。 3.若P地位于70°N,出现极夜的范围为70°N-90°N,太阳直射20°S。在Q地建天文观测站,其最佳的天文观测时间是极夜期间,所以对应的时间为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夏季。符合的是C。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的夹角是 A.23度26分 B.66度34分 C.67度34分 D.9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地球公转的周期 C.一个太阳日 D.23时56分4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别昼夜交替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