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长江北岸的南通。19世纪末南通开埠,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附:长江三角洲略图。


(1)南通和上海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优势,但两城市经近现代100余年的发展,南通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地位却远远不及上海。请结合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12分)
材料二:?新华网南京2010年11月2日电?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江苏沿海特有的辐射沙脊群,开发建设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的2个超大型人工岛,并以此为依托开发周边的优良港口资源,整个工程总投资约3000亿元。
(2)试分析江苏开发大型人工岛的条件。(8分)
2、单选题 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正式贯通。下图为中俄原油管道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1.中俄原油管道运输的优点是2.关于中俄原油管道运行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连续性强,运量大
B.安全性能高,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
C.运输效率高,是目前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
D.受自然因素影响小,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E.有利于中国东北大气质量的改善
F.提高中国能源供给水平、改善能源进口结构
G.改善俄罗斯能源短缺的状况
H.促进俄罗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3、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材料3:我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根据材料1判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商品粮基地。(4分)
(2)依据材料2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3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2分)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的实施,甲要保持全国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今后的发展途径是什么?(3分)
4、综合题 (20分)区域的地理环境决定区域经济活动分布,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韩国各月平均气温表

材料二 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主要佐料之一是大蒜。大蒜喜冷凉气候,在首尔郊区为秋播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在发芽阶段忌阳光曝晒。??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分析首尔最热月出现在几月份并说明原因。(4分)
(2)据材料三图A分析韩国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并说明判断理由。(10分)
(3)首尔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大蒜的不利影响,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了一层禾草层,使大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根据材料二和图B说明禾草对大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6分)
5、综合题 读“农业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C(???)、D(???)、E (?????)。(3分)
(2)影响世界各地农业生产主要要素的差别很大,形成了农业极为明显的 (??)特征,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坚持(???)的原则。(4分)
(3)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3分)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 (????);
我国东南丘陵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4)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会产生哪些生态问题?(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