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冷锋过境 B.对流雨 C.台风过境 D.暖风过境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依据表格内容,可以分别计算得出四地当日和次日的昼长:①地当日昼长14小时,次日昼长14小时4分钟;②地当日昼长11小时50分钟,次日昼长11小时48分钟;③地当日昼长17小时40分钟,次日昼长17小时42分钟;④地当日昼长10小时58分钟,次日昼长10小时56分钟。因为①、③两地昼长大于12小时,②、④两地昼长小于12小时,故①、③两地在同一个半球,且太阳直射点与①、③两地位于同一个半球,②、④两地位于和①③两地不同的半球。再依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不同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夜长,故与②、④两地同纬度的在另一个半球的地方昼长分别为12小时10分钟、13小时2分钟。然后对比①、③两地昼长,应该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故四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③①④②。再依据线速度规律:地球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A正确。
【小题2】因④地昼长小于12小时,且次日昼长短于当日昼长,再结合题目要求“④地位于华北地区”,故④地所处季节为冬季。对流雨、台风主要发生在夏季,暖锋主要出现在春季,故A正确。
考点: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锋面系统与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POQ=60°,∠POM=30°),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20°S, 120°E
B.23°26′S, 120°W
C.20°N, 60°E
D.23°26′N, 60°W
【小题2】图示时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现象
B.伏尔加河正值枯水期
C.长江三峡水库正值泄洪期
D.密西西比河出现凌汛现象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逆时针的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O点为北极点,且北极点附近区域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半球。经线OM为30°W,且M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则太阳直射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经度为60°E,所以C项符合题意。
【小题2】根据图中逆时针的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O点为北极点,且北极点附近区域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半年。塔里木河在该季节温度较高,冰雪融化量较大,河流流量较大,A项错误;伏尔加河位于北半球,该季节降水稍多,且冰雪融化量较大,处于丰水期,B项错误;长江流域在该季节正处雨季,降水多,三峡水库正值泄洪期,C项正确;密西西比河不会出现凌汛现象(凌汛发生的条件是:河流冬季结冰,流向为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D项错误。
考点:地球运动;世界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半球夏半年日数多于冬半年日数的原因是 ( )
A.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而异
B.地球在远日点的公转速度快于近日点
C.地球在远日点的公转速度慢于近日点
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地球公转速度基本概况: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而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一侧,公转速度较慢,故日数较冬半年长。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原创)读局部地区光照示意图,其中线a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乙是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甲是经线与晨昏线的交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以下问题:(20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新旧日期之比为 。(4分)
(2)图示时刻,甲乙两地相比,太阳高度角甲 乙(大于/小于/等于)。(2分)
(3)当日,甲地的日落时刻为 。(2分)
(4)当甲地昼长等于乙地夜长时,下面对该季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双选 ,4分)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若甲地的纬度为66.5°,当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的纬线圈相切且重庆昼短夜长时,试描述南半球昼夜分布规律。(至少写出三点)(8分)
参考答案:(1)20°S , 45°E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70°N与晨昏线相切,且70°N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20°S;图中45°E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45°E。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外一条是0点所在经线,图中45°E为12点,则0点所在经线为135°W,从135°W向东到180°都是今日范围,则新旧日期之比为7:1。
(2)图中甲乙两地都位于晨昏线上,故太阳高度相等,都等于0°。
(3)甲地所在经线为30°E,且与晨昏线相交,说明甲地11点日出,根据商上午和下午昼长的对称性可知,甲地13点日落。
(4)甲乙两点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当甲地昼长等于乙地夜长相等时,说明该日为秋分日或是春分日,选项中A项描述的夏天,B项描述的是春天,C项描述的是冬天,D项描述的是秋天。
(5)若甲地的纬度为66.5°,当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的纬线圈相切且重庆昼短夜长时,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且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