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10年11月23日,中国首次南极包船——130位精英企业家行修之旅正式起航,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包船探索极地的旅行队伍,并参观我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62°S,59°W)。回答小题。1.到南极旅游,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2.长城站在建站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大 ③风力大 ④生态脆弱
A.地热能
B.风能
C.煤炭
D.太阳能
E.①②
F.②③
G.①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南极洲的气候为酷寒、干燥、烈风的极地气候,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经济、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风能。
2.南极洲的气候为酷寒、干燥、烈风,影响长城站的建站,而当地冰雪覆盖,地形起伏不大,生态脆弱与长城站建设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主要抓住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即可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澳门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是
A.工业
B.旅游业
C.金融业
D.商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题。
1.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2.B处7月份盛行
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
E.东北风
F.西北风
G.东南风
H.西南风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斜线部分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界处,由于地壳运动活跃、地形起伏大、降水量丰富且集中,故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与植被良好无关。
2.根据图示B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我国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条件,并能掌握季风气候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如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
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 ]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参考答案:1.B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

材料二:甲国是继美国、欧盟以后的番茄产业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甲国图示区域凭借优越的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番茄种植和加工近年来迅猛发展,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
(1)说明L1河的河流特征及原因。(12分)
(2)分析L2河段流域春末多融雪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
(3)甲国图示区域种植的番茄成色好,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简析其原因。(6分)
(4)甲国图示区域发展番茄加工——“红色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
(5)甲国图示区域农民常在瓜田地里放砂石,简要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特征:内流河,河流短小(流程短);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