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1)图中字母A山脉的名称是??????????,简述该地形区的地理意义。(4分)
(2)比较图中a、b、c三条等降水量线的大小关系,并分析该b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3分)
(3)分析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征及其原因。(3分)
2、单选题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2题。

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
A、a、b、c
B、c、b、a
C、c、a、b
D、b、c、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3、单选题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1—3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3、丁省与丙省相比,丁省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利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4、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乙图中的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
(2)②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其迁移方向是________,迁移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________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现因政府采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措施又“重震雄威”。
(4)丙图中的Ⅰ、Ⅱ两人口变化曲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单选题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黄河流域流程长
B.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祼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
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