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 阅读下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绿洲”与“沙漠”对大气湿度、降水影响的不同。
? 绿洲是沙漠中通过地下水、积雪、冰川融水等灌溉形成的一种景观类型。沙漠中空气干燥,气温日较差大,降水稀少。但其中的绿洲,由于土壤湿度大、蒸发和蒸腾到空气中的水汽比较多,空气湿度比较大,降水也比较多。含水量大的土壤热容量比较大,并且蒸发和蒸腾会对热量进行调节,所以土壤温度和近地面气温的日较差比较小。灌溉后的土地也会起到同样的效应。
参考答案:(1)准备实验用品:两只大塑料瓶(带有瓶盖),100瓦白炽灯泡两只,湿度计一支,干燥土壤、湿润土壤若干。
(2)设计
①把两只大塑料瓶分别装于燥土壤和湿润土壤半瓶放在一起,测量瓶中空气湿度值,并作记录。
②拧紧两瓶的瓶盖。
③将两只通电后的白炽灯泡分别置于两只塑料瓶的一侧,照射10分钟。
④关掉白炽灯泡,观察并再次记录两只瓶中空气的湿度。
(3)进行问题研讨你通过两次数值的对比,能发现什么问题?并作何解释?
(4)得出实验结论
①现象:用白炽灯泡照射10分钟后,装湿润土壤瓶子的空气湿度明显增大,而装干燥土壤瓶内的空气湿度基本没有变化。
②结论:土壤干湿度的大小会影响近地面空气干湿度,即会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变化,从而影响大气降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均衡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从北到南,我国居民的墙壁由厚到薄,屋顶坡度由小到大,这种文化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哪些变化
A.降水量由北到南逐渐减少
B.热量由北到南逐渐减少
C.热量和降水量由北到南逐渐减少
D.热量和降水量由北到南逐渐增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北方房屋墙体厚,是为了保暖;屋顶平是因为降水少。南方墙体薄,是为了散热;屋顶尖,是为了排水。所以由北向南是热量和降水量由北到南逐渐增多导致的。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某静风林区空气中CO2浓度(单位:ppm)时空分布及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据图判断:

1.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30°N? 122°W? B.60°N? 122°W? C.30°N? 32°W? D.60°N? 28°W
2.据上题判断该地的陆地自然景观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影响图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森林覆盖率?②人口密度?③空气中O2浓度
④昼夜差异?⑤气温高低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1.B
2.D
3.C
本题解析:
1.当北京时间为4:08时,当地为12:00,算出当地经度为122°W,由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30°,白昼长12小时得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算出当地位于60°S或60°N。
2.由上题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加拿大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所以其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3.读图可知,在白天且太阳最高时,森林密集的上方,植物光合作用强,吸收了大量的CO2 ,导致其浓度最低,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E.纬度位置
F.海陆位置
G.山脉走向
H.山体坡度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1.根据图示山地草原和森林的过度向上则依次为山地草原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故选A项。
2.山地垂直地带性的山麓植被与当地纬度地带性的植被一致。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结合图示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