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四)
①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一慢一快? ②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的变化是小一大一小? ③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小一大一小? ④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一长一短?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少,所以A错误;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B正确。
小题2:9月23日至1月初,地球逐渐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加快;1月初至次年3月2l日,地球逐渐原理近日点,公转速度变慢,所以①错误。9月23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开始变大,南半球的昼变长,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在12月22日北极圈极夜范围达到最大值,南回归线以南的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所以②错误;③④正确,所以选C。
小题3: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竹和水牛,这说明黄河流域在历史上曾经比现在更加温暖湿润,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同一经线上的各点
[? ]
A、日落时间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自转角速度相同
D、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经线,乙:??弧。(2分)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是?。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2分)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2分)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2分)
(5)甲图中北京时间是?,丙图中北京时间是?。(要求写出月日时)(2分)
参考答案:
(1)150°E? AC?
(2)甲?相反?
(3)180°?大?
(4)丙丁?
(5)3月22日4:00? 6月22日15:00
本题解析:
(1)甲图中,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分属不同的两个日期,其界线是两条日期分界线,可以判断:60°E经线为子夜线,另一条界线为180°经线(日界线)。根据这一信息,判断地方时为6时的经线的经度(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为150°E。乙图中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弧AC为晨线(顺地球自转方向,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
(2)一年之中,在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从地球上观测到太阳在围绕地球做周日视运动,其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因而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昼弧等于夜弧,各为180°。因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导致实际的昼长时间要长于理论上的昼长时间,夜长时间要短于理论上夜长时间。
(4)甲图,3月21日左右,全球昼夜接近平分。乙图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12月22日左右(北半球冬至日),北京昼短夜长。丙图所示为南半球,南极圈以南区域出现极夜现象,为6月22日左右(北半球夏至日),北京昼长夜短。丁图所示,赤道以北区域(北半球)昼弧大于夜弧,所以北京昼长夜短。
(5)甲图中,根据题(1)分析,已知60°E地方时为0时,计算120°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4时,且120°E在从子夜线60°E向东到180°的非阴影区,日期为新的一天3月22日。丙图中,75°E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正午线(地方时为12时),计算120°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为15时,该图所示南极圈以南区域出现极夜现象,日期为6月22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四季更替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C.昼夜长短变化
D.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的意义有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与时差、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空的某一点相比
[? ]
A、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的点
B、线速度小于赤道上的点
C、角速度小于赤道上的点
D、角速度大于赤道上的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