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27 20:34: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 ] A.为获取耕地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 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 D.发电厂向大气排放烟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十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回答小题。
程?环境 度?问题 地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广东
| + +
| +
| + +
| + + + +
| 四川
| + + +
| +
| +
| + + +
| 新疆
| +
| + + +
| + + + +
| ?
| 山西
| + + + +
| + + +
| ++
| +
| 小题1:甲和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土地荒漠化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寒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小题2: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格数据,甲在山西最严重,四川、广东都有,而新疆最轻,故判断为水土流失;丙在新疆最严重.四川、山西较弱,判断为土地荒漠化; 小题2:丁在广东最严重,而广东由于经济发达,酸雨严重。针对酸雨的治理应主要从其产生的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分析,故B项符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治理措施一般结合原因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上海市每天排放工业、生活污水510万吨,其中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苏州河和黄浦江中,造成苏州河等14条河流终年黑臭,黄浦江每年出现黑臭的天数,1976年为30天,1978年后每年超过100天,最高达151天。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上海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 [? ] 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 B、上游来水 C、海水倒灌 D、以上各项均是 2、上海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生活所利用,根据上海市情况,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 ?办法是 [? ] A、大力抽取地下水 B、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关闭所有化工厂 C、淡化海水 D、将自来水厂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未受污染的河段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 平均坡度(°)
| 平均海拔(m)
| 占用耕地 增补耕地
| 0.94 8.40
| 674.46 1 830.19
|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本题解析: (1)增补耕地的坡度较大,海拔较高,植被破坏后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进而使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2)保护耕地需加强宣传,要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的基本建设;要保护好坡度较大区域的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垃圾现象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其出路何在?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法处理,该方法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2)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
 (3)上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A.肥料 B.作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