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B.春季>秋季>夏季>冬季 C.秋季>夏季>冬季>春季 D.夏季>冬季>春季>秋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解决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关停高耗能产业,禁止矿物能源消耗显然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④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熟练掌握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结合图上数据与选项进行加法计算,A组合湘、粤、闽的前30名城市个数为:1+5+1=7(个)。同理,B组合的城市个数为8个,C为6个,D为6个。故选B项。
小题2:西北地区多荒漠,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容量小。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环境的问题。
图2
(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的统一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统一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从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参考答案:(1)④ ⑥ ⑤ ③ ① ② (2)D
本题解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如果人类遵循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趋利避害,就会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统一,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加剧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形成恶性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完成21—22题。
小题1: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小题2:“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年后,全球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