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二)
A.16、17日冷锋移动速度基本稳定 B.17日14时河南省阴雨连绵 C.17日傍晚华东沿海地区可能有暴雨 D.雨带向东南推移过程中降水越来越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而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而形成。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区域风向图”,选择正确的选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风向可知甲位于低压区,风向右偏,位于北半球,,则气压值a<b<c<d,甲处昼夜温差小。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平均温度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看出入春日自南向北推迟,因此影响入春日等值线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热量,A正确。
【小题2】从图中可读出甲地入春日期较同纬度东西两侧地区晚,说明其气温低,为大兴安岭山地,B正确。
考点:等值线的应用及影响气温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a、b两地同是 (气候类型名称),该气候是由 和 两个原因造成的,该气候特征是 。
(2)比较概括a、b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
。
结论:a地气候具有(大陆性或海洋性) 特点,b地气候具有 特点。
(3)a位于 (地形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b位于 (地形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4)分析说明a所在地区洪水灾害多发的原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经纬度和河流形状可知a地是南亚地区的恒河,b低东南亚的湄公河。两地的气候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热带季风气候是在热带,所以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分为旱季和雨季。
(2)对比两地,a地受大陆影响较大,b地受海洋影响较大,因此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大。
(3)a地在恒河地区,是恒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源、热量充足,种植的是黄麻经济作物,b在东南亚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源、热量充足,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粮食作物是水稻。
(4)a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在a地区恒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排水速度慢,在流域内干支流交汇,导致河口处洪峰水流量大,因此多发生洪水灾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