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MON表示晨昏线,O为切点,所以O点的时间为0点或正午12点。OP是晨昏线的平分线,位于昼半球或夜半球的中间。根据自转方向,图示为南极,极点是S。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所以SP与SQ是两个日期分界线。SQ不是晨昏线的平分线,不可能是0点的经线,所以SP是时间0点的经线,南极点附近是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地球公转速度 慢,A错。郑州昼长夜短,B错。P点地方时为0时,C错。顺着自转方向过NO线,是由夜进入昼,所以NO为晨线,D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SP是0点的经线,SQ是日界线,顺自转方向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所以非阴影部分表示7日。SQ是日界线,所以SP是西经60度,时刻为0点。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是7日12时,B对。
考点:日照图判读,晨昏线,日期分界线,时间计算,地球运动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7月1日,地球位置最靠近左图中 位置附近,此时全球昼夜分布大致与右图中的 (填字母)图相符合。(2分)
(2)地球位于图③位置时,晨线正好与100°E重合, 经线正好与昏线重合。此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 。(2分)
(3)当地球位于图②附近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 影响;此时,在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遇到的情况是 (填选项字母)(2分)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4)南极地区气温最高时期,地球位于 位置附近,亚欧大陆受 气压控制。(2分)
(5)当地球位于图①处时,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之后,太阳直射点正向 (南、北)半球移动。(2分)
参考答案:
(1)④ C
(2)80°W 7:04
(3)西风 B
(4)② 高
(5)0° 北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根据地球所处公转的轨道位置判断。①为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④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③为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②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7月1日,地球位置最靠近左图中④位置附近,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此时全球昼夜分布大致与右图中的C图相符合。
(2)本题考查晨昏线及光照图的判读。地球位于图③位置时,晨线正好与100°E重合,与100°E构成经线圈的是80°W,所以80°W经线正好与昏线重合。100°E地方时为6:00。北京116°E与100°E相差16°,时间相差1小时04分,所以北京的地方时为7:04。
(3)当地球位于图②附近时,为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北印度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所以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逆风逆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南极地区气温最高时期,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位于②位置附近,亚欧大陆气温低,受高压气压控制。
(5)当地球位于图①处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之后,太阳直射点正向北半球移动。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
? 总量较高的是_________。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什么?说明原因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副热带海区;60°N
(2)变化特征: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70°N以北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趋于零。原因:北半球
? 此时为冬季,太阳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纬度越高,昼越短,日照的时间越短;70°N以北地区处于
? 极夜期。
(3)春秋多,冬夏少;全年变化小。原因:①此地区春分、秋分前后太阳直射,所获热量较多;②此地
? 区终年高温多雨,太阳辐射量变化不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现象合理的是
A我国北方城镇电扇热销 B北京人可以观赏到红叶
C哈尔滨冰雪路面行走困难 D大连海滨游泳者络绎不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时间大约为1月初,符合的是哈尔滨冰雪路面行走困难;我国北方城镇电扇热销、大连海滨游泳者络绎不绝是夏季;北京人可以观赏到红叶是秋季。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若P点为极点,0为地心,则E、F两地情况不同的有( )
A.昼长
B.地方时
C.自转角速度
D.正午太阳高度
【小题2】若EO、FO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
A.2时
B.4时
C.18时
D.20时
【小题3】若O(20°N,90°E)为太阳直射点,弧线EP、FP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一段,则
A.P地的地理坐标为70°N,90°E
B.E、F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
C.E、F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D.P、E、F三地的昼长相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小题1】若P点为极点,0为地心,则E、F 两地到达极点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二者的纬度相等但经度不同,因此二者的差别就是地方时不同。
【小题2】若 EO、FO 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因为这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 30°,因此0时的经线可能为 150°E(W),则北京时间可能是22 时或18 时;
【小题3】若 O(20°N,90°E)为太阳直射点,弧线 EP、FP 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一段,则P 点为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P 点的地方时为0 时,地理坐标为70°N、 90°W,E、F 两地的经度差要大于30°,因此二者的地方时差也要大于2 小时,由于二者 距P 点距离一致,因此二者纬度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生态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