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08 18:05: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图)。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 “优势弱化,劣势凸现”。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劣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再加上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的动力减弱。 (4)该区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单选题 我国一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问题。
1.该考察队2.考察地在 A.向东南方向行进 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800米 C.有可能遭遇台风天气 D.当地此时已是黑夜 E.华北平原 F.内蒙古高原 G.长江中下游平原 H.黄土高原
3、单选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小题2: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
小题3: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小题4: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小题5: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4、单选题 图16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问题
1.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2.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①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②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A.提供新资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
C.提高经济效益
D.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E.①②③④⑤
F.①②④⑤
G.②③④⑤
H.①②③⑤
5、单选题 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注:《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中黑色柱状为煤炭浅色柱状为电力1.丙地煤炭外运至沿海港口的专用铁路是2.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
施是3.该省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源是4.该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
A.京包线
B.神黄线
C.大秦线
D.焦日线
E.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F.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G.加强水运
H.建坑口电站
I.煤炭的露天开采
G.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说明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
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水资源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