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珠三角的区域发展。
小题1:由于受南岭阻隔,使珠三角的经济腹地狭小;
小题2:近年来,出现有珠三角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由于珠三角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地价高,使生产成本上升,而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地价低,使生产成本较低。故选A项。
小题3:在广东边远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利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并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益。
小题4:山区适宜发展立体农业。
小题5:A项产业基础更好的是长三角地区;错误;C项经济腹地范围更广阔的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受地形阻隔,经济腹地狭小;错误;D项技术发展水平更高的是长三角地区。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16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问题1.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2.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①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②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A.提供新资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
C.提高经济效益
D.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E.①②③④⑤
F.①②④⑤
G.②③④⑤
H.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
1.从图中可以看出a过程是废弃物在经分类处理后,再输入自然环境,这样大大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2.结合模式图可知,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①和③不能体现出物质的循环利用,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又会产生新的污染,不属于“循环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注:《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中黑色柱状为煤炭浅色柱状为电力1.丙地煤炭外运至沿海港口的专用铁路是2.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
施是3.该省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源是4.该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
A.京包线
B.神黄线
C.大秦线
D.焦日线
E.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F.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G.加强水运
H.建坑口电站
I.煤炭的露天开采
G.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说明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
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水资源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4.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第20题,丙表示山西最大的煤炭基地大同,大秦线即从大同到秦皇岛。
2.第21题,在煤炭附近建坑口电站,把煤炭转化为电力利用高压电线输出,既实现了山西能源的输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也减轻了铁路的压力。
3.第22题,改善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由于以煤为中心的工业结构,大量使用煤炭而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4.第23题,结合山西能源调查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煤炭的比重下降,而电力的比重上升。A项正确。B项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错误。C项由于在煤炭基地附近建坑口电站,加重了当地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错误。D项发展煤炭加工,增加了水资源的用量,只会加重当地的水资源紧张状况;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