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经济区城市密集的共同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经济区经济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快,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两地经济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能源短缺问题,为此国家采取的重大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城市工业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4年以来迅速下降,尤其是纺织、服装等行业更明显;而同时B城市人口却由几万人迅速上升到百万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为1985年和1996年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图,读后回答:
为协调人地矛盾,实现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通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小题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小题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例甲、乙代表的粮食作物应是①甲—小麦②乙—玉米③甲—高粱④乙—水稻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立足本地资源,该地区应建立的工业部门有①化学工业②纺织工业③石油工业④钢铁工业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单选题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2.关于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
①晋煤外运?②西气东输?③西电东送?④南水北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I.①②
G.①③
②④
③④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4分)
地区
|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
甲
|
|
|
乙
|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
丙
|
| 旱涝灾害频繁
|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请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4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