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微观经济
■ 需求: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商品的数量。该数量叫需求量。只有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 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商品数量。根据定义,该数量叫供给量。同需求概念一样,只有既有提供欲望又有提供出售能力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
■ 供求法则: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供给、需求是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价格、供给和需求总是存在以下三种关系:①在既定价格下,如果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就存在供不应求;②在既定价格下,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就存在供大于求;③在既定价格下,如果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就处于均衡状态,达到供求平衡。
■ 竞争与垄断:从经济的角度而言,竞争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在市场上为自身利益排除业务对手的争夺而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户和争取业务。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物。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垄断就是在一个产品市场上只有少数买家或少数卖家。垄断包括以下三类: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 宏观经济
■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总和。
■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 国民收入的两种核算方法: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消费支出+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②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 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结构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的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法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收入。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税、利、债、费。
■ 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①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涉及各种项目,包括购买军需品、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付给政府雇员的酬金、各种公共工程项目的支出等。②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的社会福利等支出,它是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为目的而作的支付,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变化来改变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当货币供给量减少时,市场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使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从而抑制投资需求。货币政策有三种基本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
■ 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必须按照法定的比率保留规定数额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其余部分才能用作放款。法定准备金率有最高限和最低限。
■ 再贴现:再贴现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包括中央银行掌握的其他基准利率,如其对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利率等),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
■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活动,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降低通货膨胀的对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税率,减少政府支出。
■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的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 国际经济
■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或者是以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本国的货币的价格,因此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①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如1美元兑换6.62元人民币。我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②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价,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如1英镑兑换约1.59美元。英国一向使用间接标价法。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①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币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币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②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
■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前身——关贸总协定。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贸易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可预见的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程度,主要是对关税的规定;促进公平竞争,致力于建立开放、公平、无扭曲竞争的“自由贸易”环境和规则;鼓励发展与经济改革。
部长级会议是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由所有成员国主管外经贸的部长、副部长级官员或其全权代表组成,一般两年举行一次会议。总理事会在部长级会议休会期间,行使其职能,总理事会也由全体成员组成。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各成员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组成,一般由各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担任。
■ 世界银行(WB)
WB全名为世界银行(World Bank),原名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它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是负责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21个成员国:亚太经合组织开始有12个成员国,即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美国;九十年代又吸纳了9个成员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1991年加入,1997年7月1日起改名为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智利、